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仙源胜景板石潭石刻

安徽商报 2016-04-07 01:42 大字

板石潭摩崖石刻位于黄山区仙源镇东麻川河北岸,与周边众乐亭,麟凤桥浑然一体。其背后山峦葱茏,石前秀水长流,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为古仙源八景之一。《嘉庆太平县志》:“朝宗门外里许,一片平石可坐百十人,先贤游玩题咏多刊石上。”板石是一块伸入麻川河中的花岗岩石,面积约200平方米,石面平整,可坐百人。河水绕石回旋而成深潭,谓之“板石潭”。先贤在此游玩时,曾题诗刻文于石板上,故称“板石摩崖”。因滩潭依承,流水淙淙,声如琴音,又称“板石听琴”。潭水清澈澄洁,鱼群杂处,是理想的垂钓之地,故又称“板石垂钓”。

板石上至今尚留存明代至民国墨客骚人诗刻五处,每处镌刻横直约4米,虽历经几百年风雨剥蚀,但仍清晰可辨。其诗文如下:

一、明嘉靖甲辰(1544年)四月十七日蜀人云鹏刘元凯(太平知县,又名刘云鹏)同黄锐、陈庞游板石口占:移怀就溪山,鱼鸟来争酒,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

二、天启癸亥(1623年)春次刘韵:滩水溅客衣,山花映春酒,相视惟相忘,悠然见星斗。

三、天启甲子(1624年)春次韵:望石我遗槎,长流添剩酒,醉呼潭底虬,欲跨麦鱼斗。李元调。

四、作吏住仙源,微行出郭门,禽鱼俱乐意,鸡犬各成村,漱石怀贤哲,看山揖弟昆,待他明月上,哪怕近黄昏。光绪戊寅(1878年)仲夏吴县邹钟俊题(清太平县知事)。

五、民国17年闰二月既望,桐城夏之松与王伯岑、何炳林、王卓斋、张介臣诸君夜游板石潭,次刘公慊斋元唱以志鸿爪:夜游板石潭,醉饮太白酒,明月照沙鸥,举杯邀牛斗。

其中最为出彩的当为太平知县刘元凯的诗:“移杯就溪山,鱼鸟来争酒。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诗人在此饮酒,竟有鱼鸟来争,是何等的有趣味?诗人毫不吝啬,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又是何等的洒脱豪放!无论男女老少,古贤今人,读到这样的诗句,只怕都会拍手叫好的吧!

据《太平县志》记载,“麻川水以其源于黄山,古称仙源”。因镇坐落在麻川河畔,故取名“仙源镇”。自公元745年至1963年的1219年间一直为太平县县城。 1964年因陈村水库的建造,原建设方案中仙源镇处于淹没线以下,故将县城迁往现在的甘棠镇。仙源作为黄山区的老县城所在地,镇域范围内的古迹遗址众多,板石潭石刻便是其中之一。 1984年7月30日原黄山市人民政府(现黄山区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仍是仙源胜景之一,引得无数游人徜徉流连。

黄山 王辉

新闻推荐

自驾美国 感受车轮上的国家安徽商报再次推出“美西11日轻奢自驾之旅”

安徽商报再次推出“美西11日轻奢自驾之旅”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