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郑中明建议加强区域公共品牌保护
品牌集群建设,重点要在地理标志产品上着力,会事半功倍。安徽省要制定统一宣传规划,把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作为重点来对待,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战略。
今年的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郑多明说了一个关于区域品牌的案例:十多年前,黄山区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工程来抓,一鼓作气完成太平猴魁国家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实现了公共品牌的多层保护,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茶积极性,百年老牌也展示出了巨大产业优势。茶农收入由2004年4165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7亿元。 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太平猴魁茶区域品牌价值)达111.4亿元,是安徽省唯一上榜的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
“实践证明,发展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各级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战略! ”郑中明称: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为扶持公共品牌发展,不断出台政策,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一批龙头企业随着公共品牌兴起发展壮大,区域内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的管理和保护上,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上,确保区域品牌经久不衰上的作为还是有限的。公共品牌的被假冒、高仿屡禁不止,傍着名牌农产品,外观、包装和商标上真伪难辨。
为什么公共品牌管理与控制会显得如此无力?郑中明认为,因品牌影响力仅停留在局部地域,而且品牌众多,一般认为是一地政府之责,从全局上来考虑维护品牌质量与效益的新思维、新办法和新手段不足,缺少统一、系统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区域公用品牌资源未能得到很好整合。
当前省农委启动“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旨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绿色皖农”品牌集群,郑中明认为,品牌集群建设,重点要在地理标志产品上着力,会事半功倍。
郑中明建议,安徽省要制定统一宣传规划,把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作为重点来对待。政府要组织协会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原产地产品宣传促销活动;要强化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和保护,重点扶持地理标志产品龙头企业率先建立物联网系统,建立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质量追溯体系。对外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质检系统、工商系统与协会联合,通过取得外地相应组织的协助,组织联合打假,各企业主动参与;对内则要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行业自律,建立企业、农户连结起来自我保护机制。
本报记者曹昱
新闻推荐
5月23日,“政协江淮行”记者来到新安江滨水旅游景区采访。新安江游船讲解员朱倩每天往返于新安江上,解说人文历史之外她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宣传新安江环境保护。和许多游客一样,她对新安江水...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