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篇文章”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
省“两会”期间,“打造创新型文化强省”成为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们认为,实现创新发展,文化支撑不可或缺——
■ 本报记者 李跃波 朱胜利 桂运安做好理念创新文章夯实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石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也是最能创新的领域。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焕发创新激情、开拓创新思路,离不开理念创新。
刘新跃委员表示,理念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理念不创新,就不会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自觉、创新的行动,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发展。
从事理论社科工作的张超代表认为,创新发展需要新型智库的智力支持。社科理论界需要紧跟美好安徽建设的生动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为实施“调转促”等重大战略提供更加科学有用的决策参考。
“越是思想多元的时代,文化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的作用就愈加凸显;越是在物质富足的背景下,提供更优质、更符合当代人精神需求的文化供给就显得愈加迫切。 ”许春樵委员说。
做好内容创新文章打造叫好叫座的文艺精品
电影《邓小平登黄山》、黄梅戏《小乔初嫁》《徽州往事》、话剧《徽商传奇》……一部部精品力作如一张张“文化名片”,诉说着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有力提升了安徽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
“我们安庆坚持做有‘戏\’的城市,这两年,市里提出‘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的思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节庆活动等有声有色,黄梅戏的传承创新也有了新景象。 ”彭芙蓉代表说,进一步繁荣发展黄梅戏艺术,需要植根生活沃土,讲好本土故事,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远的精品力作。
安徽省文化底蕴丰厚,名人大家辈出,为打造精品力作提供了“选题富矿”。周天虹委员认为,关键在于提炼出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主流价值。主旋律不仅“活”在当下,不仅是英雄楷模的“专利”,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同样可以挖掘。演绎这些“主旋律”,需找出那些向善向上、打动人心的典型故事,让作品丰满起来、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做好业态创新文章加快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调转促”行动是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的战略抉择。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同样需要转型升级。
“融合,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 ”张莉代表表示,文化的包容性、外延性很强,应打破行政分割、条块分割,依托最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加速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的融合,从而衍生新业态,拉长产业链。
互联网以其技术进步和传播优势,正在深刻改变着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和商业模式,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鲁强委员分析说,现在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嫁接一个互联网平台,这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围绕互联网平台形成一种网状且持续组合的价值链,其中,文化产品内容的原创性及内容资源的集成创新能力是价值链的核心。
做好基层工作创新文章完善惠民乐民的文化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那么,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刘丽华代表说,建议采取“反弹琵琶”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种资源、各方面力量向老少边贫地区倾斜,补齐短板,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均衡发展。
杨文敏代表介绍说,因条件限制,基层文化单位常常力不从心,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难应求”。解决这个问题,既要靠“送”更要靠“种”,既要政府主导更要群策群力。他建议,结合地方实际,引入社会力量,把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做,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马鞍山、安庆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硬件投入持续增加,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曹帮萍委员建议说,文化惠民,既要有“免费午餐”,更要有“文化盛宴”。在送文化下乡、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群众需要什么、欢迎什么”,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接地气、更合胃口。
新闻推荐
雪后的春雷声、猴年的鞭炮声,轰隆隆地回荡在黄山大地,唤起一地春色。绿醒了,人笑了。回味甜蜜记忆,告别难忘的“十二五”;携手幸福憧憬,迈入激情的“十三五”。 岁序更替,梦想前行。更美、更富、更文明,...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