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进社区·摊棚变木屋 夜市面貌新

安徽日报 2015-12-17 15:40 大字

本报记者 殷骁本报通讯员 崔艳

近日来到黄山市黄山区平湖广场夜市的市民戴新明眼前一亮,原来脏兮兮的夜市摊点,现在全部搬进了徽派木屋式的摊棚里。 “夜宵摊子经这样改造,变得漂亮多了,整个广场通畅很多。卫生、公共交通方面也比原来好多了! ”戴新明高兴地说道。

平湖广场位于黄山区城乡接合部,十多年前,十几户失地农民、下岗职工自发在这里搭起了夜宵摊,生意很红火。随着生意的兴隆,临时搭建的餐棚、私拉的电线和遍地污水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市民对此颇有意见。

考虑到这些经营户的特殊情况,黄山区相关部门在与经营户们进行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对摊点布局进行规划,拆除旧有油布棚,由政府投入56万元,建成90米长、2.2米高的徽派围墙,埋设120米污水管道,制作了11套徽派木屋式摊棚出租给经营户使用。如今,平湖广场内道路畅通、秩序井然,两排崭新的小木屋呈直角拉开,摊点周围再也看不到污水。

夜宵摊点老板陈德贵在广场经营多年,回忆以前的摆摊生涯,他自己都无奈地摇头:“原来的夜宵摊要每天现搭现拆,风雨大点就容易翻倒。餐桌放在路边,用桶拎水洗菜、刷碗,很不方便,更不卫生。现在政府花钱搭了统一的夜宵摊房,不仅环境好,还有自来水和下水道,污水再不会乱倒,生意也比以前好做了。 ”

在老陈的摊房里,记者看到,这套木屋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为操作房和经营棚,操作房主要用于烧菜煮饭,后排近60平方米的经营棚里放着七八张桌子,能容纳20多人用餐。

据该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夜市地处城乡接合处,又紧邻城中村,如果硬性取缔,不仅搬迁困难,也有可能和摊户产生矛盾。为此,区委区政府曾多次开展调研,组织多部门共同商讨论证,最终采取了“就地改造,便民利民”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平湖广场附近住了40多年的居民汪宪武对广场的改变十分欣慰。老人说:“虽然住得近,因为脏、乱、差,以前我基本上不到平湖广场来。现在经过整治,到处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没事过来散散步,感觉很舒畅。 ”

新闻推荐

“水上公交”景中游

■ 本报记者 殷骁大家对公交车不陌生,但对公交船,很多人肯定不熟悉。年前的一天,记者刚踏上甲板,河南籍游客李东风就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坐上黄山市新安江第一班水上公交船时,确实很兴奋。这段从花鸟...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