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熏笼到暖气,时代风物的见证

安徽商报 2015-11-20 02:46 大字

○据说英国人聊天喜欢以天气开场,因为他们注重个人隐私,不爱谈论私事,故选择这种简单轻松的话题;另一方面岛国天气多变、晴雨不定。天气,是从王室贵族到贩夫走卒都关心的事。这个初冬,冰冷的雨跟工作狂似的,颇有“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呼吁南方集中供暖成为热议话题。地理学上以秦岭-淮河划分南北,但将这条线作为集中供暖的分割线,就不那么客观了。人类有个共性:总觉得别人比自己舒服。落到“南方北方谁更冷”这事上,南方人认为北方人在寒冬享受着春天的温暖,羡慕嫉妒恨。事实上,北方供暖也需要自己花钱,由于楼层、房屋质量等因素,供暖效果差异很大。而在北方人想象中,南方永远是暖的,及至亲身体验过,才哆哆嗦嗦得出结论:北方的冷,冷在皮肤上;南方的冷,冷进骨头里。北方严寒像刀子,南方湿冷像绳索。北方室外冷室内暖,南方室内室外一个样。想起地理老师教过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就是夏热冬寒,像泼辣妹子,爱憎分明。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暖气片可以发挥多种用途:当微波炉,暖水果热牛奶;当烘干机,烘内衣袜子等小物;当香薰炉,放上几块橘子皮就能挥发芳香;当加湿器,放盆水即可湿润空气。在此之前,供暖还没有普及的漫长年代,北方农村和乡镇主要以火炕取暖,通过“乡村爱情”系列,全国观众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炕承担着一个家庭的床榻、餐桌、书桌、会议室、棋牌室等功能,因为太好用,连清朝皇宫都引入了。你看甄嬛娘娘们梳妆、饮食、女红、读书、各种运筹帷幄头脑风暴,很多都是在炕桌上完成的。

灵巧的南方人则发明了火桶、火盆、火笼等一系列取暖神器。我曾想从黄山脚下搬一只火桶回来,终因烧木炭不便而作罢。这些日渐稀少的手工物件承载着怀旧情怀,但也发生过顽童贪恋温暖引燃衣被的事。

○取暖方式,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情风物。喜欢英国文学的人,都想象过坐在熊熊燃烧的壁炉边喝红茶读小说的场景。有仔细人统计过,《呼啸山庄》中壁炉出现了36次。壁炉更是孩子们神往的所在,传说在平安夜,圣诞老人钻进烟囱,礼物就放在壁炉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提到的采暖设备有暖阁、地炕、熏笼(也叫火箱)、烘炉、手炉、脚炉、汤婆子等若干种。别的好理解,“熏笼”今已绝迹,什么样只能靠脑补。第五十二回提到黛玉、宝钗、宝琴、岫烟“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能坐四个人,想必体积很大。白居易诗“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也提到了它,可见此神器历史悠久。

如今,柴火和木炭被电取代,没有集中供暖的冬天其实也没那么难熬。北方地区秋冬动辄雾霾爆表,劣质煤料是诸多嫌犯之一。人类漫长的取暖历史,其实始终在琢磨三件事——省钱、节能、环保。 □李红春

新闻推荐

钱念孙《故纸硝烟》出版

本报讯(记者 张扬)著名学者、作家钱念孙《故纸硝烟——抗战旧书藏考录》,日前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系作者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抗战旧书故纸堆中进行检索、整理,从抗战发生背景、日本侵略序幕、...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