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心中有大美 笔底无俗态

皖南晨刊 2015-08-12 01:06 大字

耕夫小品

■本期人物∕耕夫

王洋洲,1961年生,笔名耕夫。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毕业于黄山书画院,受到著名书画家张建中、郑若泉先生指点。所画雄鹰、墨荷已在皖南堪称一绝。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伯园书画院院长。

感言: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就必须放下架子先做好一名匠人,只有先把匠人的事干好了,才有可能弄出艺术品。

“用自己的笔墨表达出阳光的、豪放的、大气的、又充满诗意的画面,以激发观画者对生活的热爱。”这是花鸟画家王洋洲最质朴的艺术心声。“心中有大美,笔底无俗态。心酝千般意,画显精气神。”则是这位在艺术殿堂探索不止、笔耕不辍的书画人最终追求的目标。

耕夫乃郎川河畔的一介草根,他深居僻壤,远离尘嚣,故将丹青作为一生挚友而永不离弃,喜、怒、哀、乐皆凭借手中之笔而宣泄之。虽为一名业余画家,但已无法仅以业余而为之,他已将整个的身心之闲付于笔墨丹青。其自幼酷爱书画,曾经受到张建中、郭公达、郑若泉等大家的指导,且不断地在八大、潘天寿、李苦禅的作品中吸取养分。平时大量阅读画外典籍,不断在古今画论中寻找臻理,努力做到画外功夫和笔墨练习同步提高。耕夫的花鸟画,来源于大量生活素材的积累。或以花卉为主,或以禽鸟为主,但不论孰主孰从,花卉和禽鸟互相映照,有机而和谐地形成一种特定的意境。无论是春夏秋冬之景,在他的笔下都透露着别样的神采和勃发的生机。

例如展现在眼前的一幅精美的《秋趣图》。此画用浓淡渐变的笔法写出天然成趣的篱笆小栏,白色的大公鸡顶着鲜艳的冠卧在篱边菊丛下,半伸着脚、微晗着头与那花间翩翩起舞的双蜂花上花下相映成趣,纯墨色的叶和深浅点染的红蕊把那白菊的娇渲染得仿如尘外仙品,而那随意写出的小细竹和那深浅不一的苔痕、花下悠然自得的吉祥之物却让人感觉到此仍寻常百姓园中。此画中的大面积留白赋予蜂自由飞舞无限的空间,也让大段的题款与画面相得益彰。仔细观之,此画题款乃刘禹锡之诗《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品味良久,不由叹之:以此诗配此画实乃画龙点睛之笔。

再如他笔下的《荷》,此画由远及近由上而下观之,墨色的变化从枯到淡、再由淡及浓,大片荷叶间随笔写出的荷枝和小叶也干湿搭配穿插而过,墨色的丰富变化显示了画者扎实的传统水墨功底。而整幅构图也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叶已然被大块的墨色所渲染,而那盎然向上的莲杆和枝叶间一盛开、一含苞的莲儿仿佛透出一股清香之气。仿古宣纸的使用更加突出了荷的洁白、高雅。荷心轻点的嫣红和橙黄以及姿态各异的荷叶、下方那刚冒出尖牙的小荷、淡绿晕染的点苔让画面丰满而又灵动。且看此画的提款:高洁人间留美誉,风姿引得圣贤狂。想来,这是笔者自己心灵性情的绝佳流露之作。

纵观耕夫笔下一幅幅精美画卷,犹如恬静、澄清、自由的生态图。画面上,你可以感受到流水潺潺、花竹竞放、鸟禽自由地俯仰、飞翔。其意境、其形态皆如同优美的抒情诗和轻音乐,令人浮想联翩。他一贯崇尚文人画,故常以诗文而润之,落笔而随心态,只求酣畅痛快,在浓、淡、深、浅、快、慢、徐、疾中找回自己的心路。我们可以预见耕夫一定可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以大自然中常见的景物,创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表现出雅俗共赏的至高情趣,期待他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靓彩。

新闻推荐

小小网购狂

郎溪实验小学五(4)班 施雯我是个名副其实的购物狂,一打开电脑,我就像一个蜘蛛人一样,扒在电脑上,什么“申通快递”呀、“天天快递”呀,还有什么...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