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黄山游客接待量不及九华山、天柱山的一半——黄山旅游缘何被盖了“风头”?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据媒体报道,“五一”小长假期间,黄山景区接待游客60471人,九华山景区接待游客14.88万人次,天柱山景区接待游客14.54万人次。
“黄山景区公布的游客接待量的单位为人,九华山、天柱山游客接待量的单位为人次,不同的统计口径难以类比,但近年来黄山游客接待量增长趋缓是不争的事实。 ”黄山学院一位长期关注和研究安徽旅游的教授认为,三座名山游客接待量的名次易位,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但其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更值得探讨。
“转型期”的阵痛
“山岳型景区,在全国各类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数量最多,但目前游客增长空间总体趋小,转型难度也最大。 ”黄山巅峰旅游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分析指出,一是山岳型景区以传统观光产品为主,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体验需求;二是山岳型景区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如冰雪、雷雨天气登山存在安全风险;三是山区对外交通总体不便,且登山游道狭窄易堵,体力耗费较大,回头客相对较少。
黄山市旅委一位工作人员也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山岳型景区对一些年轻人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他们对阳光沙滩、购物美食、迪士尼乐园等时尚休闲游更感兴趣。
“当前,黄山旅游正处于由量到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脱胎换骨\’式的转型期,其发展方向是与国际旅游全面接轨,因此产生阵痛在所难免。 ”黄山管委会政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和地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景区,黄山在保护、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要求,不以牺牲生态环境、降低服务品质来换取游客数量的单一增长。
这位负责人介绍,一树一策、垃圾下山、污水统管、警务待警点、景点封闭轮休、核定最大承载量等许多做法,都是黄山风景区首创的,并得到了国内外相关组织和游客的高度评价。
“回头客”的期盼
同为山岳型景区,黄山游客接待量为何与九华山、天柱山的差距越拉越大?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一位教授分析说,九华山虽然也是风景名胜区,但它在游客眼里更是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纵览各地的宗教旅游胜地,大多数游客为虔诚的香火客,且许愿、还愿的回头客多,许多人一年要去好几次。天柱山尽管早有名气,但为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所知则是近年来的事。这几年,天柱山跻身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行列后,当地加大了整体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位多次到九华山采访的媒体朋友与记者交流时认为,除去境外游客,九华山的国内游客居高不下值得深思。他说,九华山有云海、日出、雾凇、佛光等自然奇观,素有“秀甲江南”之誉,是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到佛教寺院朝拜旅游,这也是文化包容性的一种体现。佛教文化让九华山吸引着不少回头客。事实上,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验文化。如今,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大的就是深度了解景点的独特文化。黄山不妨也从增加文化内涵上多作文章,以争取更多的回头客。
“多元化”的呼唤
面对不同层次的游客个性化、多元化需求,黄山如何才能赢得更多回头客?
多次考察过黄山的一家浙江旅行社负责人介绍,黄山旅游的优质禀赋毋庸置疑,携程旅行网在“五一”前夕通过对数万名线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发布了 《“五一”出游意愿调查报告》,黄山是安徽唯一上榜的“国内游十大目的地”。他认为,黄山旅游宣传促销形式日趋多样化,但产品内容不够精细、时尚,外地人对黄山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单一的观光游览层面。
这位负责人说,黄山是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但无论是产品设计、线路编排,还是广告宣传、导游讲解,呈现的内容基本为自然遗产方面,较少涉及文化遗产。未来的黄山旅游不妨在这方面下功夫。另外,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黄山在科普旅游、研学旅游等方面也有许多文章可做。
随着休闲旅游方式日趋大众化,登山、徒步、骑行、摄影等户外健身休闲运动备受中青年游客青睐。“黄山每年都要举办世界性登山大会,但关键是让其成为常态化的旅游产品,以此吸引更多游客来黄山,游览健身一举两得。 ”当地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也建议,黄山的旅游产品不能停留在“大呼隆”层次,要体现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式,并出台奖励性的优惠政策。
“山岳型景区游览耗时费力,但也有独特优势。 ”黄山市旅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黄山风景区应针对精英阶层、白领群体,推出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住下来、玩开心。
新闻推荐
在新起点上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