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因为爱,所以有梦”——专访《爱在天际》编剧、导演郁百杨

安徽日报 2014-10-21 18:44 大字

[摘要]专访《爱在天际》编剧、导演郁百杨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一位成功的电影人,转战舞台剧,带领一群非专业的演员,创下场场爆满的壮观景象——这就是《爱在天际》编剧、导演郁百杨。近日,记者对其进行专访,了解热门大戏《爱在天际》背后的故事,收获多一份感动。

2007年,曾在中科大任教的著名导演与美术指导郁百杨,与时任中科大常务副校长(现任校长)侯建国及时任中科大党委书记郭传杰,一起去北京拜访郭永怀先生的夫人——李佩教授,她原先是中科大外语教研室主任。见到她后,郁百杨非常感动,他回忆道:“李佩先生很有气质,给你的感觉就像一个亲切慈祥的奶奶。她粗茶淡饭、一身布衣,却把自己一生的积蓄捐了出来,30万元捐给郭永怀生前的中科院力学研究所,30万元捐给中科大,建立帮助贫困学生的‘郭永怀奖学金\’。她在签那个捐款协议书的时候,签了一半停下来跑了出去,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原来她跑去银行查查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么多钱!”后来,学校请李先生去合肥参加捐款仪式,被她婉拒,因为她觉得来回一次需要不少花费,可以节省下来帮助更多的人。所以,她只是把捐款从北京汇到了学校。“当时,我就想给她拍一个短片,在捐款仪式上播放,让学生知道她是怎样的一个科大人。”短片在学校播放后,学生们看了非常激动。

郁百杨由此萌生了将这个感人故事改编成舞台艺术的想法。在此前的20年中,郁百杨与国内外诸多著名导演合作过,是一位杰出的电影美术指导,作品有《伯爵夫人》《碟中谍3》《仁枪》《团圆》等。 2010年,正在排演音乐剧《弘一》的郁百杨导演与中科大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宋怀强,共同商量了将这个故事改成音乐剧的想法。

他很快写好初稿,后来虽数易其稿,仍觉得线条过于单一。 2011年,与圈内好友在黄山聚会的时候,郁百杨将这一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共同为剧本的写作出谋划策。很多好的想法与场景不断涌现出来,其中十分重要的线条“围巾”也是这次讨论的“产物”,将故事很好地串联起来了。

在剧本不断修改、想法不断实现的过程中,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郁导面前。如果不能征求李佩先生的同意,再好的剧本也不能付诸演出。 2011年,郁导请求李佩先生的好朋友、中科大原教务长王文涛教授夫妇到李佩先生家与其讨论,并精心手写了一份“申请书”交给李佩先生。两天之后,原本没有什么意向的李佩先生在与郁导演通话时,答应了这部音乐剧的上演。

郁百杨告诉记者:“李先生不仅同意学校排演这部戏,还提供了很多具体帮助。比如,不同时期郭永怀、李佩家的布景,包括钢琴、画像都是我询问李佩先生而制作的;片子几次出现莫扎特歌剧的选段不是凭空的想法,我探望李先生时了解到,郭永怀与李佩都是莫扎特的热爱者,特别是李先生,她对莫扎特的所有歌剧了如指掌。 ”

进入实际排演阶段后,资金、演员等问题也摆在了郁导面前。十分凑巧的是,中国科协、教育部的“共和国的脊梁”项目此时正式立项,在时任中科大党委副书记鹿明的努力下,《爱在天际》音乐剧顺利进入项目名单,成为项目中唯一的音乐剧。她还通过各种途径拉来赞助,使得音乐剧从设想变为现实。著名演员宋怀强教授也十分乐意饰演郭永怀这一核心角色,得知首演的经费紧张之后,他没有拿任何薪酬。同时,在中科大团委的号召下,校园内各艺术类社团也纷纷加入剧组,共同进入音乐剧的筹备工作。

采访中,郁百杨多次谈到一个主题:爱之所以会成为所有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是因为爱是生命中的灵魂,爱包含着对亲人、身边的人、对事业、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有了这种情感才有对未来的向往。音乐剧《爱在天际》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因为爱,所以有梦。 ”

2012年12月15日晚7时30分,原创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在中科大东区大礼堂隆重首演,现场座无虚席。郭永怀夫人李佩先生特地送来花篮,观众久久不肯离场,掌声经久不息。郁百杨说,这掌声应当送给郭先生,送给李先生,送给那些为此剧奋斗奉献的演职人员,送给天下所有心怀大爱的人们。正如《爱在天际》主题歌中所唱:

寻找着飞翔的路,

寻找着曾经的梦想,

大海苍茫,归心渴望。

寻找着蔚蓝的天,

寻找着对未来期望,

曙光照耀东方,

我们的心在同一个方向。演出剧照。

新闻推荐

黄山区开展名医专家义诊

本报讯(通讯员 戴新彪 杜可林 谭志远)日前,北京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大第三医院等11家医院名医组成专家服务团在黄山市黄山区开展义诊活动。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医疗条件欠佳,存在缺医少药现象,...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