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黄出书 ◎张武之 杜振华

亳州新报 2014-08-02 19:35 大字

前天,大桥镇文化站的58岁的老黄站长,获悉镇党委李书记的散文集《我的爱民情结》出版了,在本镇里卖得很火,签名售书时,一上午竟卖出一千三百多册。

今天,老黄又听说林镇长的诗歌集也即将付梓。老黄心里痒痒了,也想跟风出本书。

经过两年的起早贪黑,瘦掉十三斤肉,老黄的书出版了。可是,书没给他带来“福”,“祸”却从天而降,差一点儿要了老黄的老命。

老黄爬了四十多年的格子,眼花了,背驼了,在省、市、县级报刊上发表300多篇“豆腐块”。老黄想把这些上过报的文章结集出版,给自己一个总结,也给曾经关心过自己的各级领导同志一个交代。

他一口气南下省城、北上首都,找到好几家出版社,花了一千多块钱的车旅费,给出的答案是自费出书。老黄心里冰凉,一个劲儿埋怨那些老编们身在黄山却看不见迎客松。

一天,邻县的一个文友黑米来看老黄,并顺便让老黄帮忙给他卖点自己编辑出版的名人录。老黄很为难,文化站是清水衙门,每年拨的一点儿经费,不够缴电话费的。李书记派秘书送来的一百本散文集《我的爱民情结》(定价:48.8元)的钱还没有着落呢?

老黄只好自己掏腰包买了5本名人录,算是给文友黑米一点儿面子。

这件事倒让老黄突发奇想,生养自己的古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出了不少的大人物不说,光眼下就有不少人在省、市、县身居要职,还有许许多多拥有亿元资产的企业家。我傻啊,为何不出一本当代名人录呢?

老黄马上组建一个H工作室,招聘两名中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当助手,搜集整理本市有名的企业家、政治家通讯录。他群发短信,告知他们,想上《古州市当代名人录》,只要买该书250本就行了。广告发出后,如石牛入海。老黄纳闷起来,可能是自己太贪,让他们买的书太多了。突然,他想到了自己当老师时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刘金柱,已经升为省国税厅副厅长了。

机会不是等来的,何不去找他一趟,说不定在自己的“夕阳无限好”的岁月里会出现奇迹呢。于是,老黄咬咬牙,多买几样家乡土特产带上,马不停蹄只身一人踏上了开往省城的列车。

事情出奇的顺利,刘金柱正想捞点名声,为早日扶正增加一些舆论力量。他一口答应,为老黄出资三万元,书到后立即兑现。为了怕老黄不信,学生还写了一个“保证书”给他。

老黄乐呵呵地告别学生回来,一下子精神起来,年轻十岁似的,一天到晚小曲在嘴边飘荡着。

老黄想:自己大半辈子都未能出成一本书;写了大半辈子,也没发成财。现在,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老黄又重新打了一份广告,凡载入《古州市当代名人录》的企业家和官员,只要买20本书就可以了。你别说,想出名的人真不少,名人录一天天在加厚。经过一年的连天加夜赶稿,《古州市当代名人录》杀青了。为了出版第二集,老黄在第一集的结尾还写个后续启事。

老黄拿出自己的积蓄,再加上求亲拜友筹集资金五万多元,付梓的《古州市当代名人录》首印五千册。

老黄携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急忙赶往省城,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他的学生,顺便把三万元款拿回。他来到刘金柱的办公室门前一看,铁将军把门。一打听方知,刘金柱因严重违纪,三天前被中纪委请去交代问题,至今未归。

老黄愣怔啦!《古州市当代名人录》第一篇文章写的是《一肩明月 两袖清风——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税官刘金柱》。  

书已印好,如木已成舟,没法删改啦。

为贪官歌功颂德的书,还卖给谁去?老黄两眼发黑,一头栽在了省城冰冷的水泥路面上。路人看见,拨打了120。老黄又花两千多元医疗费,才算保住老命一条。

从医院回到家,老黄神经出了问题,见人只说一句话:“嘿嘿,我出书啦!我发财……”

新闻推荐

登黄山 ◎孙一茗

今年十一假期,爸爸妈妈圆了我的一个梦,那就是登黄山。十月二日我们凌晨三点半就起床了,我们赶到了山脚下的大巴停车场,天哪!没想到有好多人比我们来...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