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民化现状分析
■黄山市黄山区政协李和平
农民市民化,呈现“在路上”的情形。历经30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的洪流源源不断,尚未抵达终点。 “漂浮”特征明显,城乡间往返漂泊,且不说许多农民为能在城里拥有一套房成为“城里人”而风风雨雨日月打拼,哪怕城乡两地都住有所居,但故乡的疏离感与新居的陌路感仍使人难以找到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
农民市民化,是血脉的大畅通、潜能的大释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大气候,是统筹城乡发展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和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急需把握和研究好这几方面问题:一是“新市民”的“同城待遇”问题。二是“新市民”的“身心安顿”问题。三是农村“空心化”问题。四是农地房屋征迁安置补偿问题。
对策建议:
一要走双向对流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既要农村人口进城居住、生活和就业,又要城镇居民到农村去生活、工作和投资;既要农村资源向城镇集聚,包括项目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资源集约,又要城镇规划、产业、市场、政策、环保、社会事业向农村腹地延伸和覆盖;既要输出农村优质劳动力,又要留住和吸纳人才、技术、资金建设新农村。城乡建设要统筹兼顾,重在功能分区、互补配套,双向流动、畅通血脉。在完善特色城镇功能的同时,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打造“一村一品”,还要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养老保障问题,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二要引导鼓励民间投资开发现代农业。鉴于农地常见粗放经营甚至抛荒现象,需引导鼓励民间投资开发现代农业。一是策划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特色规模农业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项目,以优惠政策力推农业招商,因地制宜发展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二是以城郊、景区景点与交通要道旁和土地整理等项目区为先导,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有机农特产品基地、设施农业和生态农庄。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交通水利电力、统防统治、机械化、信息化、品牌化等方面倾斜、整合、配套社会资源。
三要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专属区。在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浪潮中,人口、劳动力迅速向城镇、中心村集聚,一些高远深山区、库区村落呈“空心化”趋向。建议在构建中心城区、环黄山、太平湖经济圈基础上,按主体功能区原理,顺势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专属区”。其内涵:一是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进一步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积蓄碳汇;二是延伸拓展生态产业新天地。可从土地流转、资源整合入手,并融汇旅游、文化创意元素,策划实施林下种养、山珍药材生产、庄园经济、森林旅游、旅居产业、生态科普、山岳文明演绎等特色生态经济项目。
新闻推荐
安徽国寿荣膺“安徽省十大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保险行业第一名
12月30日上午在合肥召开的2013年安徽省十大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成果通报会上发布----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荣膺 “安徽省十大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保险行业第一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