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应邀为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作读书报告。报告会后,本报记者与其面对面,聆听他对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安徽文化发
本报记者 李跃波
记者◆
您在报告中提到 “过多的宫廷戏、武打戏让外国友人误读了中华文化,造成了对外文化传播上的错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余秋雨◆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个小故事。歌德读了一本中国小说后,大发感慨:原来中国人和我们一样善良,一样有感情,他们看到月亮一样会唱歌抒情,看到风儿一样会赋诗赞美。其实,歌德看的这本名叫《好逑传》的小说只是中国很普通的一本小说。这个故事给我启发很大。我们的文艺作品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把寻常人的生活、寻常人的情感和寻常人的美丽表达出来、展示出来。 “真善美”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能够引起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们的心灵共鸣和情感投入。艺术家要做的就是用美的形态呈现这种世界各国都需要的正能量,让它抵达人们的内心深处。
记者◆
刚才您多次谈到给文化做 “减法”,比如用减法理清文化思路,用减法走出文化误区。那么,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又要在哪些领域做“加法”?余秋雨◆
我觉得首先要在精神价值构建上做“加法”,即下力气构建以道德品质为核心、以利人利他利天下为杠杆的全民共识。其次,要在文明礼仪培养上做“加法”。北京奥运会后,很多外国朋友告诉我,志愿者的微笑和礼仪,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种活生生的礼仪,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比一千句标语和口号更有用。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只不过,几千年过去了,有些礼仪已不适合当下了,我们需要找到 “现代人简单易行、外国朋友乐于接受”的新礼仪。这方面,我们的单位、机关、街道都可以去尝试、去创造。第三,艺术家、文学家、美术家要在融入生活上做“加法”。空洞的、表面的“文章”还是要少做,大家在艺术创作的时候,能不能把身子沉下去,与百姓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记者◆
您在报告中提到了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的缺失。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新的公共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包括文化名人在内的公众人物该有怎样的文化担当?余秋雨◆
孔子说过,君子应该以自己的道义之风,去影响普通民众。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原因,普通民众面对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常常惶惑不解。这时候,如果没有主流的理性的声音去引导,便会出现谣言等乱象。公众人物一般见多识广,有较强的思考判断能力,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应该在公共空间上给出自己的理性分析。不过,这种分析不能以板着脸、教训人、居高临下的方式出现,我们要学会幽默、有趣和感性地表达。
记者◆
文化底蕴深厚的安徽正在加快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您能否从文化学者的视角给安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一些建议?余秋雨◆
安徽的文化发展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成绩,继续往前走,我认为要强化四个支点。首先要强化宏观支点。文化人有故乡,但文化无界。我们的思考不能局限于安徽境内,我们要把安徽文化放在中华文化的大格局中去发扬去传播。这一点,安徽的文化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比如:安徽出版集团,在出版方式、版权交易和发行渠道上全面与国际接轨,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做文章,这很难得。其次要强化创新支点。改革创新不仅是经济建设的红利,也是文化发展的红利。这种创新不是一个角落的创新,也不仅仅是一台戏一本书的创新,而是整个业态的创新。三是要强化审美支点。文化是可观可感的,城市的建筑、街道等公共空间应该是美丽的。现在有些城市的标识和招牌过于密集、色彩过于艳丽了,还是简洁明了些好。四是要强化生态支点。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生态文化是大文化的应有之义。我们在加强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不应忽视生态文化的保护。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保护管理得很好,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结合得也很好。未来,安徽的生态文化大有文章可做。
新闻推荐
11月27日,黄山市黄山区组织200余人在谭家桥镇开展了“2014年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第一次植树造林大会战。当日共栽植杜英、桂花、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苗木共1000余株。笑冬 葛军 摄...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