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王涛豪放中的婉约

安徽商报 2013-11-28 11:32 大字

[摘要]看王涛豪放中的婉约

画家简介

王涛,1943年生,安徽合肥人,原名王守信,号独天斋主,字问溪亭茶客。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班。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 1985年后出任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书画社副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政府津贴。

徽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一次碰撞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怎么会到青州来办画展?之前来过吗?王涛(以下简称王):2011年在广州办了一次大展,然后到扬州、到北京荣宝斋,都做了展览。这次因当地朋友的一再邀请,就来了。青州很早以前来过一次,但真正搞展览还是第一次。青州是李清照的家乡,范仲淹在这里任职,我来做一个展览,是很有意义的事,也是徽文化和齐鲁文化一次碰撞。我想把安徽文化带到这里。你们看到我画展海报的照片,就是戴个帽子,我正靠在查济明代的老墙上,这是一座有着历史沧桑感的老墙,长满青苔恰恰是徽文化的象征啊,这是我们徽文化的墙.。

橙:广州是海洋文化,开阔的、开放式的,你的广州画展很大气,很震撼。这次展览作品尺幅比较小点,中堂、条幅多些,但是很精致。是在尝试不同的风格吗?

王:我们一直在做学术展览,这次也是以学术为主。从广州到扬州,到北京,然后到青州,都是文化的一个制高点,都是文化重镇。 (办画展是)把我们的徽文化、把新安画派当代人的思考、把这些年的创作、把学术(研究),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直到现在,广州的展览还是被许多人说起。

橙:刚才你提到的四地展览,广州是“徽韵文心 大气摩荡”,扬州是“独领徽韵”,北京荣宝斋是“吾心浩然”,青州是“齐鲁有约”,每个展览的关键词都不一样。用“齐鲁有约”有什么考虑?

王:很好吧?哈哈。 “齐鲁有约”是我自己取的,有人说叫“走进青州”、“挺进中原”,意思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我觉得“齐鲁有约”很亲切。来青州(办画展),首先是与齐鲁文化相约嘛,第二个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感,传承嘛,我把安徽的画带来,要和他们进行对话。你看我这个人,站在这儿也像个山东人(笑),我的画里,既有北方人的那种大气,粗犷博大,又有南方人的秀逸。

橙:在我们看来,画家走进一个地方,可能比其他的一些推广更有说服力。你一来,带动了很多力量,艺术界、市场方面的、做研究的,还有媒介,都在关注,在分析研究。

王:(书画)也许是比较能被全国各个地方所认可。到这儿来,我们主要是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存在。我们来山东,很自信。

橙:这次要在青州呆几天?

王:青州展览结束后,还要去菏泽博物馆办展,对方很诚恳地邀请我去,我把这个(展览)移过去,“齐鲁有约”就算完成了。

橙:山东之后有没有别的画展?

王:准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一个大展。那是几年后的事啦!

橙:你画了很多历史人物,和山东有关的“梁山好汉”有没有作过你的题材?

王:我画过三张水浒人物,是2011年参加中国美协所有为水浒108将作肖像邮票。这次专门为青州展览画了李清照,还有李白的“将进酒”,都是今年夏天画的。

豪放中有婉约

橙:昨晚细细看了你的画册,你的老同学冯远讲了两点,非常好,一个是讲你画了很多英雄人物,第二个说你画了一些田园风格的,这两者在一个画家身上体现出来,而且还那么协调,很不容易。一般人画花鸟就画花鸟,画它的内容,但你画田园,也很有韵味,有唯美感。

王:徽文化相对的比较文雅,比较细腻,但齐鲁文化、北方文化比较粗犷,我觉得我身上集中了北方和南方的特点,集中起来了,所以既能画英雄,也能画小桥流水。就是豪放中有婉约。

橙:这次画展中有两幅作品引人关注,一幅2008年画的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另一幅是新画的李白《将进酒》。

王:我喜欢它们,这两张画是这个画展上最重要的,它们真实地写出了我这个人,最能真实表达我的那种情感。 《将进酒》是我今年创造的一个重要作品,因为它让抽象的山水,有一泻千里的感觉,黄河之水天上来。假如一个展览只需要展出一张到两张画,我愿意拿这几张画。

橙:从《将进酒》来看,画画更注重做一些减法,笔法一减,空间更大气,更能集中渲染。这幅画,我个人理解,是天地人三位浑然一体。可惜,感觉这张画尺幅还不够大。

王:你感觉是对的。现在复杂的东西太多,要减。现在画得更简约一点。这张画先泼墨,然后再画,恢弘,抽象,在北京的朋友见到都很称道。画册、标签都用了这张画。这张画画了两个星期,是今年仲夏在合肥画的。

橙:我发现这次展览有沙孟海题的“王涛画展”四个字,尺幅小,但很有碑刻味道,尤其是“涛”字的三点水,枯笔特别好,浓淡到位。这是哪一年题的?

王:广州画展我用的是吴作人题的,画册用的是赵朴初题的,扬州展览没有用,北京也没用。这次请出沙老的墨宝,觉得比较契合这里的气场。沙老是吴昌硕的弟子,他的这几个字,很雄浑呐,仔细看,像碑。 (题这几个字)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了。

橙:有一年,我看到一本你的画册,是荣宝斋出的。荣宝斋办过你的专展和拍卖。和荣宝斋结缘是什么时候?

王:和北京专业机构接触比较早,荣宝斋、北京画店、大千画廊……荣宝斋早在 (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我的作品。去年12月,我的展览在荣宝斋楼上,是范曾展览的地方,楼上的展览是要真刀实枪的,是有任务的,真要卖出几百万。我斗胆(办展),但圆满完成了任务。

新安画派的“格”

橙:年届70岁,除了巡展外,在创作上是不是进入了最佳时期?

王:许多杂事都丢开了,丢掉了很多烦恼的事,不再去应酬,让我能静心去画,静下心来读读书。现在能自由地去表达自己,应该是自己最好的时候。

橙:以后,会不会在笔墨、技法、构图、人物表现上面,做一些新的变法?

王:这是下一步的事情。

橙:古代很多画我们现在还在翻阅。在你目前所有作品中,你认为哪些作品可以被称为经典?让大家一谈到画就说这是王涛的。

王:我们应该画一些能够传承下去的画,要能收藏下去,一百年以后还有人在翻读你的画。对我们这代人来讲,这是个重要的任务。我认为我是有责任感的画家,我希望我的画一百年以后还有人翻看。 (我的画)应该留得下去,这点我很自信,因为我们注重学术,而不是完全注重好看或者市场。

橙:由你的画,我想到两个词:格局大、格调高。

王:新安画派就讲格。它不俗,它“过劲”啊。它当时都是遗民文化,它是对清代一种反抗,也跟八大山人、石涛一样,所以新安画派给我们当代人最大的就是格。你想画的跟他们一样,你没有那个格,画不了。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它给了你格,这是很高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新安画派没有人物画家,我恰恰是当代新安画派传承的人物画家。我虽然画的不是新安画派的景,但(却是)在人的格调和追求,精神层面上,要和古人接上。

橙:这也是一种创新,也是另外一种继承。

王:精神层面上的(继承),从格局,从人格上继承。

安徽人多多少少都在传承一百年两百年前 (的文化),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安徽人不是很张扬,实实在在,人家说我们老实,说我们有真东西。

对安徽文化市场的期待

橙:刚才讲到青州书画艺术市场的红火,而且表达了你的观点。安徽这块,好像还没有,除了合肥桐城路在做一个新安文化广场,还是你给他们提议的。你可有什么期待?

王:安徽,所以这次邀请了翁总(注:安徽德嘉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勇琦),有关方面的人过来,让他们知道北方一个县级市,有政府对文化的财政支持,还有这样的(气魄)。

橙:以前在合肥桐城路合作经济广场搞艺术品沙龙时,我就建议过,除了这种主题展览,可以搞一些讲座,做系统的普及性的工作,让更多的人懂得怎么欣赏书画,欣赏你的作品。

王:我们已经在开展。在合作经济广场,我们开始在那儿,办了好几次。前不久,10月份,在查济的月亮湾,唐跃,我,还有何南燕,我们给全省的各个画院的院长,做了一次讲学。

橙:如果整理好个人文献,以后会否出一本《王涛研究》?

王:最近和朋友商量,将来我们要约几个朋友,很好地谈一谈,做一个就像你说的那样的集子,要做得精练,非常明确地把我们的态度亮出来。

橙:你比较喜欢哪个城市?

王:我还是喜欢南方。生活习惯上更适应。

橙:查济最近还有没有去过?

王:查济我去了很多次,有些画还是在查济画的。

橙:你说静下心来看看书,最近在读什么书?

王:画家读书,应该经常读一读,我出差一般都喜欢带几本书,譬如林语堂所写的《苏东坡》。最近在研究徽文化、新安画派画家在当代的传承是怎么延续的。当代人怎么去传承,不能照搬古人,只是精神层面的沟通,我相信新新安画派应该是要有自己的新面貌。比如我们新安画派基本上是山水画家,能出现一个当代的人物画家,我觉得对当代的新安画派,也很有意思。人的精神层面上,比如新安人的文化感觉,这个是一定要传承的。但是表现的景色,山山水水,画面的气象,应该是当代人的,不是那么冷峻的,而是需要一些热烈的(色彩),不再去画残山剩水,而应有这个时代的东西。

橙:现在除了画画、看书,平时可有什么锻炼?

王:我认识一个人,姓贾,是北京一个武术名家的传人,很低调,在合肥开了一家画廊,从来不张扬,但他一出手就不得了,我准备拜他为师,学习研究气功,以八卦掌步法锻炼锻炼身体。

橙:现在是网络时代,你在网络这块有没有介入?

王:网络没有太多参与,但几个网站都有我的介绍,雅昌、新浪、新华网、人民美术网、安徽的黄山云艺术网等等这次都来了,还有多个网站都报道了。以前我们不太重视,不太愿意接触。太多的网络联系,包括微信啊,会让我们忙得不得了,但是有专门做艺术的网站能发布我们的声音,或者我们创作的信息,也是很好的。

记者手记

深秋的青州,有北方特有的疏阔大气,疾风过处,天高云淡,“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正是斯时斯景的青州城。

青州是个奇特的地方。小小一座城,人口不过90万,专业画廊却有550家,字画店多达765户,书画名家展览更是一场接一场,小小青州城里,日日车水马龙,日日墨香四溢。这真是青州人的福气。

青州城,也成了艺术大家们眼里迟早要来的风水宝地。

细究起来,也不足奇。青州居鲁之中,隶属潍坊,自古文风昌盛,这里是古九州之一,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是《水浒传》描写的“三山聚义打青州”的地方,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里,是文豪范仲淹、欧阳修任职的地方。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600多件佛教造像,震动海内外。说到山东与安徽两地的书画界,更是渊源深厚,山东籍书画名家李苦禅、韩美林、张建中,以及此次画展开幕式当天到场助阵的中国美协办公室主任、著名画家刘建,当年都曾在安徽避难或工作过。

2013年11月16日,著名画家王涛,带着他的大写意人物画,来到了青州,在藏龙卧虎的齐鲁大地上,举办“齐鲁有约”画展。他笑称此行是“带着徽文化,与齐鲁文化发生一次碰撞”。

齐鲁大地的山川风貌,有寥阔浩荡之美,王涛与青州,可谓一见钟情。他骨子里特有的激情、犀利、粗犷,在这里找到了共鸣和释放。他穿着一件藏青色带暗纹的立领唐装,拱手相迎各方而来的旧友新朋。他的神情举止间,处处流露出南方文人的细腻谦和,但气场却又是豪放不拘的山东大汉,他自己也说,“我往这里一站,不就是个山东人嘛”。

从2011年到2013年,从广州的 “徽韵文心 大气摩荡”,到扬州的“独领徽韵”,到北京荣宝斋的“吾心浩然”,再到此次青州“齐鲁有约”画展,王涛从南到北,南南北北,一路走来,不断踏上文化制高点,将新“新安画派”的精神,通过不断出新求变的画作,展现出来。泼墨挥洒处的恢弘大气、淡彩轻敷处的浅吟低唱,是他画面上的唯美;抵达做人和艺术上的最高格调,才是他心心念念的追求。恰如安徽省美协副主席王佛生在开幕式上致辞所说,“王涛先生是非常注重人品的。他在传承新安画派的过程中间,经常跟我说,关键是选择一个格,一种人格,一种品格,一种雅调。王涛先生绘画很讲究气势,同时又非常细腻,应该说,他在绘画艺术的语言上,绘画的风格上,绘画的表现形式上,都给当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定是在中国绘画历史上要留下一笔的画家。 ”

16日上午10:18,青州书画艺术城门前,狮子狂舞,礼炮齐鸣,锣鼓阵阵,为期五天的“齐鲁有约——王涛画展”拉开了帷幕。本次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美协、山东美协、潍坊及青州市文化部门的领导,安徽省美协副主席王佛生、著名水彩画家柳新生、安徽德嘉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勇琦等到场祝贺。包括央视在内的国内纸媒网媒电视媒介蜂拥而至,画廊中介策展人艺术馆拍卖机构也是纷至沓来,一线名家书画均有陈列悬挂,小小画城,一时盛况空前。

当日中午,在当地一个作为央视拍摄“星光大道”节目的地方,大屏幕全景式播出王涛艺术历程和众多视频,30多桌摆开,八方宾朋落座,“阵势吓了我一跳! ”王涛禁不住感叹,主办方如此精心!青州人如此热情好客!

作为此次画展唯一受邀的安徽纸媒,本报记者全程见证了此次画展盛况。

2011年广州的 “徽韵文心大气摩荡——王涛画展”,本报曾推出《王涛:我把酒意都泼到了宣纸上》特别专访,在业界和读者中引起广泛好评。此次青州之行,我们又一次走近王涛,和他再论地域文化和艺术人生。他语调沉稳平和,说到兴奋处,又抬起头来哈哈大笑。有那么一刻,他仿佛就是自己画笔下长袖一抛的苏东坡、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太白。

△易安词意纸本水墨142cmx72cm 2013年

新闻推荐

防滑“面膜”合肥上路

为应对雨雪天气,增加路面抗滑能力,合肥包河区市政工程管理处在芜湖路试验道路养护超薄封层技术。经处理后的道路仅比原有路面高两三毫米,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的薄层结构特点,且施工后2~6小时就可行车...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