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项丽敏项丽敏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现居黄山民间生活里生得

安徽商报 2013-10-10 12:05 大字

项丽敏项丽敏

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现居黄山

民间生活里,生得富态的稻箩是很出风头的角色。稻箩之所以能够出风头,也因了它的实用性。村里有人家要嫁女儿了,嫁妆得用贴了大红喜字的稻箩来装。嫁妆是否丰盛,看看动用了几担稻箩就知晓了。挑稻箩的人列队走在村路上,阵势浩荡。

稻箩一担担地进了新郎家的院门,摆在地上,新郎的兄弟姐妹挨个儿上前,将稻箩里的物品一件件取出,搬进新房。此时院里院外挤满了看热闹的村邻,大声地议论着嫁妆的内容,咂嘴啧舌地惊叹着。送嫁的人听到这样的声音后脸上堆起灿烂的笑,虚荣心很是满足。新郎家的人看着满地稻箩也乐得合不拢嘴,觉得够体面。

新娘过门没多久肚子就鼓出来了,顶多隔个一年,家里的稻箩又贴上了红喜,由新郎挑着,脚不沾地地去新娘的娘家报喜。进门放下肩头的稻箩,新郎从箩里拿出一挂红鞭炮点着,一扔——点着的鞭炮若是扔在屋子里,就表明生了个儿子,若是扔出屋外,表明生了个女儿。

为什么生了女儿就要把鞭炮扔到屋外去呢?很多年后我这样问父亲。父亲说,因为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从她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是别人家的人。

那么报喜的稻箩里装的是什么呢?我接着又问父亲。报喜的稻箩里装的是红糖、米酒、饼子,父亲答道。

稻箩里的三样东西拿出来后,新上任的外婆就得把早已备好的尿片、婴儿的四季衣服、小棉被、小鞋小帽一一放进稻箩,慰劳产妇的红糖和鸡蛋也是不可少的。“吃了饼子,套了颈子。”农村里流传的这句民谚指的就是这个。当然了,被套了颈子的外婆此时是满心喜悦的。

除了运送粮食和嫁妆,稻箩还用来装人,被装的人当然是小孩子了。

正月初二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必是要携夫抱子回娘家的。在还未开始计划生育的年代,女人生孩子就像鸡生蛋一样勤,一个接着一个,回娘家的日子里,男人便把稻箩搬出来,箩底垫上几层尿片,把小孩抱进去,一头放一个,挑起稻箩的时候,嘴里不忘叮嘱着:手扶稳了,身子别乱动,掉出来可就吃不了外婆家的好东西喽。

坐在稻箩里的小孩兴奋得脸发红,眼睛发光,双手扶紧稻箩边缘,头使劲仰着往外看。稻箩在男人的肩头一颠一颠,很有弹性,箩里的孩子则随着颠弹的节奏颤动着,别提有多舒服。

最惊险的是从外婆家回来的路上,男人挑着稻箩,走在覆着薄雪的田间小路,脚步扭七扭八,跳秧歌一样,嘴里还大声地唱着黄梅调,一看就知道酒喝多了。女人抱着最小的婴儿紧跟在男人后面,嘴里直叮呤着:走稳了啊,别把孩子甩田里去了。男人仿佛故意要逗女人担心,把秧歌扭得更欢了,稻箩随着男人的脚步甩来甩去,像失控的飞轮。稻箩里的孩子却一点也不觉得害怕——有什么可怕的呢,这是多好玩的游戏啊。

新闻推荐

快分享美图 获佳能单反

本报讯(记者简雅洁)由安徽团省委宣传部、安徽商报社、沙河酒业共同主办的沙河杯“发现身边之美”安徽拍客大赛从上月16日正式启动后,得到了众多爱拍者的关注。一个月过去,月度评选即将正式开始,还没上...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