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芜湖民间工艺奇葩堆漆画

芜湖日报 2013-08-09 20:24 大字

吴纯刚在制作堆漆画

吴纯刚堆漆画新作《春华秋实》

六十风雨话“堆漆”

芜湖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各类艺术精品层出不穷,与“芜湖三刀”并称于世的“芜湖三画”(铁画、堆漆画、通草画)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三画”中的堆漆画又由于色彩艳丽,立体感强,经久不脱落、不变色而被誉为继铁画之后的芜湖第二画。2013年6月8日,在市文化馆举行的“复活的城市文化记忆”大型主题艺术精品展上,吴思才之子吴纯刚携新近创作的两套漆雕画(堆漆画的一种)惊艳面世,引发世人关注,也使得一度被认为已经失传的堆漆画技艺重现江城。7月28日,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活动在市少年宫举行,堆漆画作为安徽地方特色文化参展,吸引着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名青少年观赏。

堆漆画内含泥塑之技,外呈浮雕之形,兼蓄西洋油画的特点而深受省内外欢迎。不过,在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又没能很好地走向市场,而逐渐被其他的画种所取代,甚至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消亡和失传。虽然芜湖堆漆画的创制时间较短,不足百年,历史上却曾名噪一时,声誉远播。在堆漆画“销声匿迹”的那段岁月里,芜湖市有重现这一传统民间工艺的呼声。

博采众长 创制堆漆

堆漆画的产生始推至上世纪50年代,由民间老艺人吴思才创制。吴思才,安徽巢县人,1917年生,13岁时便背井离乡,来到芜湖一家油漆铺学艺,吴思才刻苦钻研,几年时间内,不但学得一手高超的油漆技艺且学会了一些国画及书法技法,能书善画,又勤于创新,业余常用棉絮团蘸墨为人撰写对联,一时成为芜湖著名善漆会画的民间艺人,常被人请去漆制楹联和匾额,深受众人赏识。那个年代的油漆业,除油漆家具外,还有一些商家请名人题写的店名招牌,寺庙请画师绘制的殿宇廊柱的图饰,皆由漆工制成金字半浮雕状及镂雕油漆而成,这就为吴思才创制堆漆画提供了条件。关于堆漆画的由来,1995年版的《芜湖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堆漆画起先于庵堂寺庙里的楹联匾额、商店招牌和神龛上的花纹图案,油绘彩色,用国漆堆漆而成。1956年7月,在党的“挖掘民间工艺”政策的感召下,原市油漆社著名漆匠吴思才借鉴并吸收国画的表现手法,受储炎庆挖掘铁画工艺的启发,经过无数次试制,终于创制出具有本土特色、独树一帜的堆漆画。按吴纯刚的说法,父亲吴思才当年创制堆漆画的地点就在二街七更点附近的一所公房内,只是时过境迁,如今已难觅其踪了。

据黄山书社出版的《芜湖古城》一书记载,堆漆画有一套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先要在精制过的木板画幅上刮灰,刮好灰后复制画稿,再按照画稿堆上油灰,然后用砂纸、刮刀进行磨光和修整,最后打上白漆底子,等到晾干后再涂上油漆颜料,前后经过抹灰、画稿、堆灰、磨光、修整、上漆、涂彩等七道工序,最后装框。一幅堆漆画才算完成,这即是早期芜湖堆漆画的制作过程。

完善工艺 复创漆雕

1959年后,吴思才又在堆漆画的基础上,开发了别具风韵的漆雕画,即如今的堆漆画。这种漆雕画以国画手法为基础,在退光漆板上临摹原稿,最终制成画稿,并精心雕刻,最后将空隙部分粘上螺钿粉,装裱而成。由于色彩素雅大方,表面光洁夺目,一经制作成功,很快便成为楼堂馆所悬挂之佳品。吴纯刚告诉记者,漆雕画诞生后,当时受欢迎程度远比早期堆漆画好,久而久之,漆雕画逐渐成为堆漆画主打产品,最后,真正意义的堆漆而成的画慢慢地被淘汰了。

而对于第一幅堆漆画的问世,则有《松鹤延年》和条屏《四季花鸟》两种不同的说法。对此,吴纯刚认为,可能是堆漆作画与漆雕作画之别。由于吴思才当年一开始为堆漆作画,后来的漆雕画也只是在制作过程中少数程序不同,因而漆雕画仍习惯被统称为堆漆画,并沿用至今。堆漆画具有雍容富丽、绚丽多彩的风格,而且色彩鲜艳、光彩照人、立体感强,既适宜用鲜明的色调表现四时花卉,也适宜用大笔写意的方法挥写山川秀色,每一幅作品都可见艺人的匠心独具,也能彰显作者的书法和绘画才能。因而,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青睐。

堆漆画主要作品有书法、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上世纪60年代初期,芜湖市在新落成的工艺美术厂设立了专门的堆漆画车间。吴思才带领几名工人专门从事堆漆画生产,先后创制了一大批堆漆画作品,其中有花卉《梅》《兰》《竹》《菊》,有动物《柳燕》《荷蛙》《芦雁》《松鹤》《狮》《虎》等,还有人物故事《木兰从军》《梁红玉擂战鼓》,也有表现芜湖本土风景的现代题材,如《弋江全景》等。这其中,《四季花鸟》《木兰从军》《梁红玉擂战鼓》《弋江全景》等作品还曾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引起世人关注,还有一些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这些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历时久而色愈浓,美感也愈强。吴纯刚小弟收藏的两幅早期堆漆画,为当年吴思才制作,虽已历时近半个世纪,却依旧色泽艳丽。一幅堆漆画上,一座假山隐去半株芭蕉,两只大黄犬一蹲、一伏在假山前的草地上,一犬张嘴、一犬吐舌,惟妙惟肖,让人瞬间感受到夏日炎炎(如图②)。而在另一幅画中,几朵茶花鲜艳欲滴,两只雀鸟活灵活现,恍如昨日完工(如图①),唯有泛黄的背景板和边框上斑驳的划痕默默记录着流逝的时光。

吴纯刚的“漆”彩人生

在今年6月8日“复活的城市文化记忆”大型主题艺术精品展上,堆漆画传人、民间艺人堆漆画大师吴思才之子吴纯刚新近创作的风晴雨露竹子4条屏及书法堆漆画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了当年堆漆画的独特魅力,也让这一传统技艺穿越历史烟尘来到近前。精品展后的两个月里,记者多次来到吴纯刚的堆漆画制作间,听他讲述与堆漆画的“漆”彩往事、工艺人生,也同时见证了一块普通木板到堆漆画的化茧成蝶过程。

师承乃父 苦练成才

吴纯刚,1954年生,1974年参加工作,随父学艺。谈起当年学习堆漆画这段历史,吴纯刚记忆犹新。虽然是跟随自己的父亲学艺,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不但和其他徒弟一样,当了三年学徒,而且受到了父亲最严厉的教育,“当年我是父亲所有徒弟中最小的一个,那之后,他再也没收过其他徒弟,我算是关门弟子。”吴纯刚告诉记者,或许正因为如此,父亲对自己非常严厉。而那段时间,经常是头天父亲交代过的事情,自己第二天就忘记了,结果“招待”他的往往就是父亲手中的漆刷。“那是真的打啊,漆刷柄子刷向脑袋,很痛。也许是自己的儿子,老人下得了手吧。”吴纯刚用手比划着,“不过,如今回头想想还得感谢当年的挨打,正是在那一次次挨打中使得我的技艺得到了提升。”由于对绘画一窍不通,吴思才还托人在安师大为儿子专门找了一位美术教师教他画画。这之后,吴纯刚每天白天跟父亲后面学艺,晚上便赶到师大学画。三年后,学徒期结束,按照当年厂里的规定,必须交一份“毕业作品”,以了解学徒对堆漆画“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情况。晃眼一过近40年,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的那幅堆漆画做的是一只葫芦,葫芦藤上结着三片叶子,葫芦上还停着一只知了。由于平时晚上去师大的学习,使他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小伙子当时又肯钻研,这幅作品一次性通过了厂里专家的审核,吴纯刚终于出师了。这之后,慢慢的,吴纯刚也能独自完成自己堆漆画作品了,特别是在父亲生病期间,厂里几乎所有的堆漆画订单都是他完成的。如今,吴纯刚自信地表示,自己的作品与当年父亲的堆漆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程序繁复 精雕细琢

记者了解到,一幅堆漆画从一开始到最终完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需要六个步骤。首先得把准备做堆漆画的木板刷上一层清漆,它的作用是防止做成堆漆画后木板弯曲影响效果。第二步是刷上国漆,要均匀地刷上九道,达到两米粒的厚度,每刷一道得晾干一两天,如此下来要花费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三步则是临摹,在刷好的国漆上用画笔沾上广告颜料临摹所要制作的堆漆画作品,这一步要求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与原作的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第四步则是在临摹好的样稿上进行雕刻,剔除需要内容以外的部分,这一步要耐心细致,刻错一处则前功尽弃。第五步则是把螺钿粉均匀地撒在画稿内容以外的区域进行补白,螺钿粉独特效果是晚上的日光灯照射下亮晶晶的,衬着堆漆画,十分耐看。最后一步则是装裱,将制作完整的堆漆画按尺寸制作边框安装。吴纯刚说,这样下来,一幅堆漆画从制作到完成至少得要2个月的时间,如遇梅雨季节则更长。此次,吴纯刚制作的一幅《春华秋实》书法堆漆画自6月上旬开始动工,到最终完成,时令已近立秋。而且,堆漆画制作有很多功夫更在平时,比如,国漆的准备,由于国漆是一种天然大漆,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很高,接触者如缺乏处理经验则易产生中毒。关键是这种国漆目前市场上不能直接购买,需自己人工熬制。再比如,螺钿粉就是贝壳砸成的粉末,贝壳是一种很常见的东西,但必须做个有心人,每年3、4月份去菜市场搜集,过了这个季节就难以寻找到原料了。

日渐式微 有意传承

谈及堆漆画的传承,吴纯刚表示,自己已经快60岁了,眼睛和体力各方面已大不如从前。他表示,如果有条件能将父亲的堆漆画继续传承下去,是一件好事,更希望后人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不过,要学好堆漆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堆漆画的创作是一个寂寞的过程,需要心无旁骛。吴纯刚就给自己定过一个规则,心情浮躁时和酒后不做堆漆画。其次,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要能临摹好需要创作的作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再次,对漆不能敏感,要对国漆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漆功。第四,还要有一定的刀工,把握不好,同样功亏一篑。最后,最好还能会一定木匠活,制作过程中以及后期的装裱会有这方面的要求。吴纯刚说,父亲当年那一辈老艺人受老思想影响、观念保守,不喜欢外传技艺,不过自己并没有这样想法。

本报记者 戴卿 文/图

新闻推荐

10月份江城CPI同比上涨2.8%收获季节上市量增加 农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本报讯(记者 张逸潇)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芜湖调查队获悉,今年10月份,芜湖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1—10月份CPI同比上涨2.5%...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