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女能人办种蜂厂,网上销售火爆6万小蜜蜂快递到农家
7月9日,在黄山屯溪区屯光镇的一片山林里,记者见到了养蜂人于淑英,今年36岁的她办了全国小有名气的种蜂场,通过网络销售,为全国各地的6万余蜂农提供种蜂和养蜂技术服务。一只蜜蜂最大的体长不超过3厘米长,外行人几乎看不出有何区别,于淑英却能分辨出这些小家伙不同的群属。 “这些就是黄山中蜂了,属于吃苦耐劳型,蜜源多散他们都愿意去采集;这些是西蜂,喜欢集中蜜源……”
“丈夫朱国军生于养蜂世家,他父亲去世后,我们子承父业也开始养蜂。 ”于淑英说,1991年,她便跟着丈夫养蜂,哪里有蜜源就去哪里。起初几年,跑过云南、到过内蒙,为了养蜂吃了不少苦头。 “怎样养蜂我们懂,但是如何提高产量,就不会了! ”于淑英说,为了能在养蜂上闯出名堂,两人每天就对着老人留下来的 《养蜂手册》琢磨。 “那时候看到《手册》上说,一个花期蜂子养得好能产蜜100斤,心里就老在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达到这个产量呢? ”
1990年,于淑英在北京香山放蜂时听说附近有个中科院的养蜂所,就一路打听着上门去了。在那里,她遇到了中国蜂业专家刘先蜀教授。于淑英在刘先蜀那了解到不少养蜂 “秘籍”,还购买了几只蜂王,带回黄山养。
“品种好的蜂王带出的工蜂采集的蜜量要多得多,购进这批蜂王后,我们的蜂群采蜜量有了提升。所以良种很重要! ”于淑英说,蜂王虽好,可每次购买都得跑这么远确实有点吃不消。
自己为何不培育良种蜂王呢?于淑英再次来到了北京,把办种蜂场的想法告诉了刘先蜀。上世纪90年代初,恰巧国家开始蜜蜂育种方面的研究,在刘先蜀的支持下,于淑英的养蜂场纳入了全国五个育种基地之一。
1993年,于淑英选择中蜂育种为主攻方向,多方筹措资金,与丈夫一同成立了黄山市种蜂科学研究所,建立了黄山种蜂基地。在之后的1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黄山三区四县和全国各地养蜂场点,收集了黄山市及整个皖南山区2000多群野生中蜂,掌握了改良中蜂种群的第一手科研资料。
“有时为了收取一群野生中蜂,一天要跑100多里山路,根本顾不上吃饭、休息。 ”于淑英说,“十年磨一剑”。 2006年,经过多次育种与筛选,“黄山中蜂”培育出来了。该蜂种具有繁殖力强、抗寒耐热、性情温驯、蜂蜜高产和节省饲料等优点,在全国中蜂种群中品质都算好的。与此同时,于淑英还培育出了西蜂混合三交种群“黄山1号”,完成了农业部“八五”计划科研任务。
种蜂有了,可怎么卖出去呢? “那就让网络带蜂王‘飞\’向全国各地。 ”于淑英说。 2008年,她建立黄山种蜂场网站,发布供货信息。搭乘网络“快车”,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我们也通过邮递的方式,一个小木盒露一个小孔,一只种蜂蜂王200-300元,供不应求。”2009年,丁淑英的蜂产品远销到新疆、西藏、江苏、浙江等多个省市,当年产值30万元。
2010年,丁淑英又创办了中蜂蜂业专业合作社,在她的带动下,众多村民加入了养蜂行业,养殖蜜蜂已经成为当地村民从事的“甜蜜产业”。二十多年来,于淑英已为6万全国各地的蜂农提供优良种蜂种群和养蜂实用技术服务。 5月12日汶川地震后,于淑英更向灾区捐献蜂王良种价值达3万多元。
去年3月,在屯溪农商行20万元的贷款下,丁淑英的蜂群数已繁殖扩大至1000群左右,加上原有的500余蜂群,蜂群总数达1500余群,价值50万元。
本报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胡丹
新闻推荐
进入“寒露”时节,黄山市徽州区茶花生态园内4000多亩油茶籽迎来丰收,今年油茶籽生长普遍好于去年。据了解,该生态园油茶籽都是新品种,有“徽州大红”、“徽州大青”,产量都比去年高,鲜果能卖到近20元一...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