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好乡村建设重内涵

江淮时报 2013-04-16 09:42 大字

黄山市黄山区政协李和平

当前,全省、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快速推进。需注重系统化、常态化、长效化,规避“碎片”化和急于求成、前紧后松一阵风的误区,防止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现就如何提高美好乡村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把握 “三美四为”目标要求。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三美”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要把握大方向和总基调,即“生态(乡土)为根,产业为要,文化为魂,民生为本”。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培育与村域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建设与整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村民素质提升与乡风文明建设等八方面内容,合理规划布局,制定标准,实施项目。同时,跳出“三农”抓“三农”,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二是走“本土化、生态化、清洁化、产业化、特色化”的路子。因地制宜发掘、培育、提升“绿色、红色、古色”文化,打造“茶乡、竹村、渔家、花苑、古韵”等特色品牌。村庄风貌顺应自然,尊重人文传统,体现个性特色,保留、延续乡土和地域历史文化“脐带”,防止一味的拆旧建新造成同质化和城市化倾向。强化产业支撑,发展立体循环安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项目、庄园、休闲、劳务、服务、创意等新业态经济,发挥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示范辐射带动效应。

三是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政府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财政资金精准、集约投入,发挥其铺底、引导、杠杆、酵母作用。同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并引市场之水,采天下之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现多方发力、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和综合配套,实施村城、村园、产建、资金、种养、农旅、统分融合式发展,滚动式推进。量力而行,保持资金链紧结、顺畅,防止因过度举债加大财政、金融风险。

四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打造亮点,集中力量先行建设中心村和重点村民组,引导村民集聚式居住,还要兼顾面上的整体推进,做到以点带面,防止以点代面。项目建设要遵循规律,严格监管,杜绝“豆腐渣”工程。

美好乡村建设不止于建新村、盖新房这一硬件外壳,还要充实产业、民生、环境整治、精神文明等内容,尤其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住房、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市场体系,让村民感到既好看又实在。为此,要着力破解产业支撑力不强、专业合作组织功能弱、经营大户“自赢利”趋向显现、职业农民欠缺、劳动力外流、环境脏乱差、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瓶颈问题。

古人云:“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建设美好乡村,要坚守科学的治村之“道”,建立健全管理经营服务体制、制度与长效机制。乡村的美好,离不开村民思想境界和言行的美好,要强化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建树,弘扬诚信友善、敬业奉献、崇学上进、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提升。

新闻推荐

怀为民之心走务实之路修清廉之身

黄山市政协主席范典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