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正气息郑生福

安庆晚报 2013-02-22 17:38 大字

[摘要]邓新生

 

五年前,办好调动手续,主任带我走进我的办公室。刚进门,就看见办公室四面墙上挂满了没有装裱的国画,虽然我不懂绘画提、按、转、折、走、留、顿、挫,和色彩的干、湿、浓、淡、焦、渴,但我感觉到眼前的国画非常养眼,十分耐看,似乎还与黄梅戏唱腔一样极有韵律。

办公室面对面摆了两张宽大的老板桌,我进门不久,坐在靠门边的一位中年男人闻声转过身来,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这时,主任笑着介绍:“这是邓新生,写戏的。”随即指着中年男人说:“他是郑生福,画画的,国画画的相当有水平。”主任又说:“你俩算是认识了,今后你俩同在一个办公室里写戏、画画,也算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啦。”

郑生福始终处在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中,说话做事有条不紊。他世家风范犹存,颇著文静气质,给人第一印象是清朗温和,有典型的江南书生气质。他爱自己的家乡,他的笔下尽显家乡山水本色。我喜欢他的画,他知道了,那天他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幅他精心创作的山水条幅,说是送给我的,我眼前一亮,看着上面题有我和我爱人的名字,欣喜莫名。现在这幅装裱后的条幅挂在我广州的书房里。在广州,我几乎每天对着这幅画写戏,看多了,我也似乎读懂了这幅“山水”,由于他生命激情的注入,他的笔意乃至境界同时具有了被现代人珍视的人文精神。

出生在独秀山下的郑生福自幼喜欢涂鸦,有着独特的绘画天赋,但因家境贫寒,惟有报刊的一些插图是他获取一些基本绘画知识的途径。他告诉我,1983年第一次独自到黄山和九华山写生,他拿了个小速写本,背了一个黄背包,身上带了80元钱,待了11天,回到县城时钱已经用光了,他只好徒步连夜走回家。

艰难坎坷的求学经历让郑生福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培养和树立了他对学习绘画的兴趣。他拜师求学,苦苦探索,这些学习经历是他成为优秀山水画家的一个重要台阶。

对于山川景观的描绘,传统上按画法与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郑生福先生的画是以水墨浅绛一类为主。他的画通过黑白水墨和纸的交融能够感知山水画的本质所在。他将自身融入自然,发现美并用独特的方式去表现美,同时注入现实和浪漫相结合的元素,平淡质朴,宛如天成。

这几年,我和郑先生很少见面,我大多时间在外采风,郑先生也携带笔墨到北京进修。今年县政府要编《年鉴》,文化部分由我编写,于是,打电话给郑先生,问他这几年的创作情况。他说他在家休假,马上到办公室见我。

他将一大袋又大又厚的书“倒”在办公桌上,说:“作品都在这里,我没有统计,你看看吧。”我一本一本地翻看这些书,有《中国名家书画集》,有《中国画学会艺术推荐展画集》等等,都是国家级的大型杂志,这些杂志里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龙山晴翠》、《龙眠山中景色幽》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多家画馆收藏,期间,在北京还召开了“郑生福作品研讨会”,国内多位知名画家参加了研讨会,对他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

《成功》杂志介绍的都是那些成功人士的事迹,郑先生在这本杂志上居然发表了七幅画作,杂志不吝版面,用6个版面详细介绍了郑先生的人生轨迹,看了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原来,这几年郑先生在北京求师问道,跟许多国内大家学了不少硬功夫。祖国的美丽山川诉诸笔端,天地之美跃然纸上。欣赏他的画作,件件皆美,处处入心。文章介绍:郑先生现为文化部翰墨缘书画院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画家,曾在北京、广州、深圳、合肥等地举办联展和个展。并赞曰:郑生福的画清而无寂,发乎本真,源于至兴,画如其人。其人清,其画自清;其人正,其画自正。国画作品最难得的就是清正气息,而这气息,因为人的原因,郑先生轻轻松松就得到了。

如此,假以时日,我的同室画家郑生福先生何善不至?我祝福他,成功已在眼前,更高目标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黄山一小贩见城管执法逃离时不慎坠河身亡

据人民网6月25日报道

 

6月24日晚7时50分许,黄山市风景区附近的汤口镇,王金娟像往常一样背个包裹站在通往景区的路边兜售雨衣。“昨晚黄山这边下了很大的雨,我舅妈只是背包卖...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清正气息郑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