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春天重新出发阳隅文坛劲旅跃军门激昂深情颂黎元直面人

安庆晚报 2012-06-09 20:08 大字

 

春天重新出发

 

“文坛劲旅跃军门,激昂深情颂黎元。直面人生千万种,纵横笔阵绕诗魂。”省政协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余乃蕴先生的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省散文家协会的状态和风采。

2007年一个鲜花盛开、春光明媚的日子,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在合肥成立,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孟富林等领导为协会揭牌。百余名代表欢聚一堂,在心底吟诗“散文,使生活更美好”的诗句,开始了在散文星空下的激情写作。

五年后的2012年5月26日,参加散协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陆续走进省城华云宾馆,认识或不认识的作家,在宾馆一楼大厅握手,拥抱,互换名片,热情交谈……生动的场面让这次会议的召集人、散协主席徐子芳先生看在眼里,喜在脸上,整个一下午,他都忙碌在代表报到的现场,精神饱满,谈笑风生,看不出已近古稀的年龄,

5月27日上午,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与会的近百名代表在宾馆门前合影留念后,散协二次大会开会。散协顾问周本立、秦德文等省级老同志,以及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负责同志出席。上届主席徐子芳做了“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剪影”的报告。

与一般协会换届工作报告明显不同的是,徐子芳主席做的报告情真意切,文采飞扬,激昂的语调,浓烈的诗意,深深地打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报告的标题是:“散文,一个美好的生活符号”,三个小标题分别是:“数字散文,精彩并美丽着”;“以坚守为内核,多元跟进谋发展”;“重新出发,路在我们脚下”。

笔者参加过不少文坛协会(学会)的换届会议,会上的工作报告大多摆脱不了大一二三,套小123,再套ABC的“八股”文风,枯燥乏味,不忍卒听。而徐子芳主席所做的报告,从标题到内容、从格式到语言、从总结到展望,别具一格,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大长见识。会后代表们在谈论这个报告时说,这才是文学界货真价实的工作报告!

行走是一道风景,作家的行走更是靓丽的风景。从春天出发,走进基层,贴近生活,转变创作风气,歌唱人民,是省散文家协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五年间17次行走、采访活动,就是会员们共同践行的宣言书,是争当一名合格的人民作家的见证。

笔者参加了几次散协的行走、采访活动,在桃花深处,在煤电之乡,在黄山之巅,在广袤平原,踏访青山,叩问碧水,与作家们一道用眼看,用耳听,用手记,用脑想,用心写。这样的行走,感受了火热的新生活,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崇高伟大,使自己的精神面貌发出了较大变化,创作也有了一定成果。

散协的《大散文》报共用62个专版,发表了会员50万字的行走、采风纪实性散文,从不同层面,于不同视角,用不同笔法———或从容、或清丽、或隽永、或时尚、或凝重、或唯美、或精致,描绘了江淮大地的壮丽河山和锦绣家园,呕歌了安徽人在创造现代生活中的奉献姿态和不凡智慧。一篇篇文字温暖而热烈,一行行诗句饱满且优美,充分体现了行走散文的现实性、先锋性、充沛性。

文化大省的安徽,正在向文化强省迈进,散文临阵,不可或缺。省散协率先奋起,高扬“新桐城派”旗帜,旨在上继“桐城派”文脉遗绪,后启皖军散文新锐,吹响了安徽散文创作的“集结号”。

编辑出版了《新桐城派文汇》丛书9卷95本,其中多部作品获不同奖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散协精心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在安徽散文史上留下一串璀璨的珍珠。组织评选了两届“安徽散文奖”。散文独立设奖,在全省首开先河。两届评选,共收到作品五百余部(篇),作者遍布全省17个市和省直机关,获奖作品中有的后来在全国获得“冰心散文奖”,赢得业内众口赞誉,是献给建设文化强省的一套丰盛大餐。组织创作了《见证安徽新崛起》纪实文典(徐子芳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家们坚持文学的本土视野与开放视野相结合,着力描绘安徽地域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着力挖掘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表现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发展的思考与理解。

徐子芳主席在报告中特别指出,所谓“协”,由“十”与“办”字合成。十者,众多也;十从办,就众人在一起办会、做事。散协虽是简陋的、松散的,但却是富有朝气的、温暖的文学草堂,因年轻而激情,因散文而关爱,因创作而美丽。一批志同道合的作家,与时代同步、与生活同鸣、与人民同乐。

五月的鲜花鲜艳夺目,会议聚餐结束后,代表们走出宾馆,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下握手道别。他们从春天重新出发,用散文的新符号欲唱出心底最动听的歌!

月光城·随笔

新闻推荐

昔日安庆能工巧匠

张爱斌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