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艺术圣殿中的一本好书——读《杜诚书画作品选》有感

江淮时报 2012-06-01 10:09 大字

[摘要]读《杜诚书画作品选》有感

年前,我收到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今省老科协会长杜诚同志题词盖章赠送的书画选。杜诚是黄山人,他才学过人,又担任过省政协领导,我一向敬重他,敬仰他。我接到他的佳作后,就认真地研读。开春后,又细读了一遍,深感《杜诚书画作品选》是书画艺术殿堂中的一本好书,它亮点多多,色彩纷呈,而且有鲜明的特色,就是“书画大雅,画论大俗,雅俗共融,自成一体,”值得阅读,值得欣赏。

《杜诚书画作品选》,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字部分刊有他撰写的《学画随笔》和《后记》。序言是选用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滋芜先生写的 《杜诚画事上的心路历程》。此文曾刊登在2008年8月7日《文艺报》上,该文论述全面,观点正确,文字优美,我当然喜欢读。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杜诚先生亲写的《学画随笔》,初看,此文似是篇不显眼的小文,细读方知是篇评讲中国画的论文,他结合自学和进修的体会,把国画定为一门国学其内容包括儒、道、佛三家,“和”、“静”、“禅”三字。这精辟的论述,创新的思维,简明的概括,易懂易记,过目难忘。是杜诚先生在学画的修炼中,吃透了其中内涵,才能用深入浅出的手笔写出如此简练、如此雅俗共赏的画论。

杜诚先生学画的三点体会,归纳为练好造型、调色、用水三种基本功。他用纯真的语言,讲述深刻的感悟,娓娓道来,他把讲学论道当做拉家常,使读者倍感亲切。他说,造型要由形似向神似过度;调色应由脱俗求雅向大俗、大雅发展。他还说,用水是最难的,要在笔墨色纸之间起调节作用;他强调,用水是中国画的生命之源。是的,要画好国画,就要用好水,才能画出国画的精气神来,他通过水墨的泼洒渲染、皴擦,凸显出浑厚华滋的艺术韵味,这是他国画的成功之处。

对于提高画技,杜诚先生也有独到之见,他说,用拜师学艺、多看名作等方法,提高各自的审美水平,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这是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一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刻骨练笔而得来的体会,他将这些发自心灵的感悟,用朴实的语句完美地表现出来,议画说理透彻,给人一种可亲、可读、可学、可用的感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不愧是一位安徽宣传战线的领军人物。

我作为一个读者和书画爱好者,用心品读这篇不足千字的《学画随笔》,该文把深奥难懂的国画理论,化解成简明易懂的国画知识,我只用了一刻钟,就读完了他这篇精彩的画论,从中获得国画艺术全面的知识。杜诚先生真是一位能抓住要领授业讲学的好老师,这和他早年投身教育事业积累的经验不无关系。从效果看,读他的短文比长篇宏论好。我读某些长文章,如堕云山雾海之中,不懂其意,也许与我造化不深,知识浅薄有关。我读读成先生这篇短论,一目了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文化艺术是一种软实力,在文化强国富民的宣传中,如能学习借鉴杜诚先生的这种用短文画论的高超艺术,把雅变俗,把繁变简,写文章、写报告就有吸引力了,读者、听者入目、入耳,入脑,好的宣传效应也就是显现出来。

学无止境,艺无绝顶。我读《学画随笔》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漏提写生。黄宾虹大师对写生极为重视,他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游遍大半个中国,对名山大川,乃一草一木。无不纵观细察,写生绘画积稿盈万。张大千大师两登黄山绝顶,还在印度、巴西定居,开赴欧美、日本写生作画,可是写生是与临摹同样重要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两者缺一不可。《学画随笔》一文如能将此不全则更好。

收入 《杜诚书画作品选》的作品,是他自己亲选的80幅书画精品,我一一欣赏,不论是山水风光、古今人物,还是花鸟兰竹、梅花寿桃……他顺手拈来皆成画,各种字体的书法,他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像杜诚先生这样能书善画,十八般武艺都能使的人是极少见的。尽管他的作品已经得到程十发、沈鹏、贺敬之、赖少其、王元化、王伯敏、刘旦宅、汪观清等名家学者一致好评,由此看来,他已是出道的人了,他却爱用“杜诚学画”的印章,表明杜诚先生是一位谦虚好学的君子。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身处高位的人。

新闻推荐

黄山市屯溪区政协调研全民健身

本报讯 近日,黄山市屯溪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在副主席李秀珠的带领下,调研该区全民健身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区体育局负责人通报了全区全民健身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及2011年 “农民体育建设工程”...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