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履印点点爷爷的三次选择

黄山日报 2012-03-15 15:26 大字

汪建武

爷爷今年88岁了,虽然龄至耄耋,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至今依旧自开炉灶,自食其力。他每天除了坚持早睡早起外,还爱读报、看电视,或是与邻友聊天,心平气和地过着简单的生活。我早就听说爷爷年轻时干过工人、做过教师,后来又拿上农具当起了农民,是个“有故事”的人。利用假期,我终于有了深入“采访”的机会。可当听完关于他人生的三次重要选择的故事时,我感触良久,于是决定将它写下来。

“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徽州地区的一句谚语,也是爷爷当时真实的写照。1938年初,才满14岁的他与十几名年龄相仿的乡友一道,在一位师傅的带领下,到上海一家皮革厂里做学徒。他们先是走了几天山路赶到芜湖,而后在芜湖转乘火车去上海。爷爷说,当时在上海做学徒虽然只加工些皮带、钱包之类的日常用品,可要是转成了正式工,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他的师傅们当时一个月的工钱就相当于一位农民一年的收入。可正当爷爷朝着梦想前进,当学徒快要“出师”时,因为战乱,工厂解散了。没办法,在上海呆了近3年的爷爷只好收拾背包回家了。

在家又呆了1年,爷爷18岁了。当时那个年代,国民党四处抓壮丁充军,为了逃避,爷爷选择继续就学。那时,在学校当学生还是“相对安全”的。离开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的上海,转到乡间学校继续读书,这是爷爷人生中第一个重要选择。

爷爷先是在附近乡镇的一所中学里读了2年,而后又转到县城的中学里读了1年。“都21岁了,还整天跟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们一起上课。”爷爷心想,这可不是回事呀!于是,他通过熟人介绍,顺利地进入了黄山一所干部培训学校。只要在学校参加培训2个月,就可以安排工作。倏忽间,2个月的学习培训即将结束,当爷爷得知学校正准备将他分到某乡当乡长时,又赶紧找熟人托关系,将他调回本村当了一名教师。放着好好的乡长不当,而去做什么老师,这是爷爷的又一次选择。

爷爷很热爱教师这个岗位,虽然当时的薪水不高,地位不突出,但他还是很乐意对学生们进行传道和授业。他先后调进调出在各个村寨教过学生,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干得很出色,且这一干就是5年。1950年,乡里组织所有教师在某地集中培训,要求自备干粮带15斤米。正值正月,原本家中就缺粮,哪能舀出15斤米?如若把家中所有的米都拿去,家中老小又咋办?思来想去,爷爷选择了放弃培训,也因此,教师生涯就此结束。

放下“笔头”,拿起“锄头”。在那个农民最有“身份”、农民最有“前途”的年代,爷爷选择做了一名农民。从那个时候起,他一步步艰辛走来,靠着大脑和双手,不仅很快解决了家人的温饱问题,还干起了村里的生产队队长。家中那栋几百平米的砖瓦房,也是在他手里盖起来的。看着膝下的儿女逐渐长大成家,爷爷的日子过得还算太平。

爷爷讲得起劲,我也听得入神。听了这么多以前都未知的故事,我对爷爷之前的选择有些抱不平,并感到惋惜地对他说:“您早年要是想办法继续留在上海工作就好了,或是在教师的岗位上选择继续待下去呀,都当了15年的生产队队长了咋还没混个官当当?”听了我的一连串提问,爷爷顿时乐呵呵地笑起来,接着语重心长地说:“人生的选择有时候要靠机遇,更多的是要努力,脚踏实地地去做比什么都重要。”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令我豁然开朗起来。原来,在各种各样的选择面前,不论我们选择了什么,重要的是竭尽全力地去干好它,而不是总在徘徊、总在犹豫,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新闻推荐

以技术占领高地以创新引领市场

□本报记者李学军3月15日,记者在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中心看到,企业的科研人员正在研发多模头一次成型复合工艺产品。技术中心经理助理胡鸿波介绍:“由于该技术的采用,我们成功开拓...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