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综合改革黄山给力现代服务业

黄山日报 2011-12-05 22:24 大字

大美黄山醉游人 张晓彤/摄□ 本报记者李学军

夜幕下的新安江,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碧波荡漾。林廊清影、徽州照壁、湖边古村落、摩崖石刻等节点……市民、游客三三两两,休闲漫步、拍照留念,陶醉在这一片“新安大好山水”之中。从江中游,可欣赏如画美景;在岸边坐,能领略古徽风情。一个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新景点展现在世人眼前。

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黄山市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立足传统旅游产业,放眼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业综合改革。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即是融合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致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样板。

必然的选择

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优质、物产丰富、区位优越、品牌响亮,“六张王牌”熠熠生辉。发展现代服务业,黄山市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良好、区位条件独特、示范效应明显。

资源禀赋优越。黄山市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不仅有集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3顶桂冠于一身的黄山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还有道教圣地齐云山、“黄山情侣”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等。目前,全市有国家A级景区景点52处,其中4A以上景区21处。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在黄山市的前身古徽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孕育了称雄明清商界三百余年的徽商,铸造了与时俱进、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成就了与藏学、敦煌学相媲美的徽学。生态环境非常优越。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7.4%,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100%,新安江流域是当前我国水质最好的流域之一。

产业基础良好。在小平同志“黄山谈话”指引下,黄山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茁壮成长。2010年,黄山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3.2%,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69.8%,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已经成为黄山市的支柱性产业。

此外,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区位条件独特,是长三角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综合竞争力。黄山市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转型发展路子示范效应明显。

发展现代服务业,黄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明晰的思路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黄山市就积极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工作。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经验可鉴。在国家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一条符合黄山实际、凸显黄山特色的改革思路逐渐明晰。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突出创新生活服务业发展方式改革主线,实施以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休闲产业、推动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五项主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责任落实和优化发展环境六项保障措施,努力在创新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途径和方法,创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创新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创新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上实现突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创新发展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黄山服务业定将跨越发展,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亦将越来越大。

有力的举措

发展现代服务业,黄山市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决定》,出台了《关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文化繁荣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展示区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指导委员会,将市旅游委员会提升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并逐年增加,分别设立了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科技研发等专项资金以及服务业重大项目推进奖励资金。

服务业是黄山核心竞争力所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任重而道远。“十二五”时期,黄山市将突出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重点,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对接大交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培育大产业,加速构建“一个枢纽”,即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际机场为重点的区域交通枢纽;着力打造“三个中心”:以自然山水生态为代表的旅游观光服务中心,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徽文化展示中心及与国际会展业融合接轨的现代会展中心;重点建设休闲养生基地、影视拍摄和摄影演艺基地、乡村旅游基地、户外运动基地及商贸物流基地等“五大基地”。高水准、全方位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和人居环境,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世人向往的第二居住地,坚定不移地向“把黄山建成瑞士洛桑、意大利罗马那样的著名城市”目标迈进。

具体将从五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资金配套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品牌打造,推动大型旅游投资公司、文化投资公司以及乡村旅游企业集团加快组建,实现黄山服务业企业规模化、品牌化、跨越式发展。

坚持强化项目带动。着力抓好240个“十二五”重大服务业项目,努力完成1600亿元的投资目标。按照“彰显特色、提升档次、打造精品”的要求,高标准实施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后续项目、高铁新区建设、中心城区道路网完善、旧城改造、水电气工程配套建设、城市绿化水平提升以及“三小”改造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着力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致力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水平。同时强力推进综合交通提速升级工程,进一步优化外部、内部两方面的交通环境,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黄山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环境。

加快提升服务能力。围绕全市15个重要旅游节点,在3年内投入50亿元左右的资金,着力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西递、宏村成功争创5A景区基础上,全市新增4A级以上景区10个,建设五星级酒店8-10个,发展全国百强旅游企业3个,发展全国百强旅行社5个。并建成一批旅游景区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自驾车营地、旅游标识系统等服务设施,形成与高铁、高速公路以及国省道相联接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网络,切实提升全市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快完善现代会展、商贸服务、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户外运动以及物流等其他服务设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百佳摄影点”、艺术定点写生基地等建设,用3年时间,打造2-3个文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3-5个具有规模优势、错位分工的现代创意产业聚集区。

切实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全力抓好数字化精品旅游推进工程,加快构建“智慧黄山”体系,把黄山建成“城市网络化、政府智能化、产业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旅游服务产业,提速旅游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产品和服务网上预订一体化。

同时,黄山市还成立了服务业管理局,统筹全市服务业改革和发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为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光明的前景

多年来,黄山市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强化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加快以旅游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立足传统旅游产业,放眼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业综合改革,黄山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到2015年,黄山市力争实现旅游接待量达到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旅游创汇达到9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均达到或超过50%。

现代服务业,必将带领黄山走进一片发展新天地,成为黄山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强大的新引擎。

新闻推荐

敢叫村容换新貌

绿树成荫,古木参天;流水潺潺,水车轻转;凉亭醉椅,清风徐徐。黄山区甘棠镇刘村经过整治,焕发出朝气和活力。2008年,在实施村级规模调整中,刘村、庄里和乌羊三村被合并为现在的庄里村。合并后,庄里...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