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运省长《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摘要](摘登)
2010年主要工作
千方百计巩固回升基础,保持经济发展向好势头:进一步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居全国前列,家电下乡补贴兑付率全国第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总体保持稳定。
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
强力推动皖北振兴,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极开展“百家民企进皖北”、国企与皖北项目对接等活动。进一步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突出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竞争力,积极争取并全面启动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皖北、皖西、环巢湖旅游区。
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发放涉农补贴146.3亿元,粮食总产达616.1亿斤,农业产业化 “532”提升行动提前完成。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1930个和202个。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被国家列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省。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6条意见。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所有市县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省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正式组建。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加快职教大省建设步伐。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
“十一五”巨大成就
这五年,是安徽省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由5350.2亿元增加到12000亿元以上,提前一年实现万亿元目标;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 2063.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
这五年,是安徽省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的五年。工业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率由34.3%提高到43%左右。奇瑞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这五年,是安徽省“三农”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五年。全省财政“三农”投入累计2650亿元,年均增长30.4%。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以上。
这五年,是安徽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051公里增加到2929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6万公里。光纤通信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这五年,是安徽省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落户安徽省。
这五年,是安徽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3%和14.9%。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53.8亿元。
“十二五”奋斗目标
主要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比重提高到62%,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把握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新生力量:坚持以工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以城镇化拓展工业化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发展;二是坚持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导各地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突出地方特色,防止产业同构,实现错位发展、互动共赢;三是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战略,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开放承接水平。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四是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五是坚持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包容性增长。“十二五”期间民生投入预计9000亿元,占财政支出45%左右,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
今年做好十方面工作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二)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6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综合水利工程建设,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两会词解】
农业产业化 “671”转型倍增计划:“6”就是到2015年,全省培育60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其中超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达到20个,整体上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7”就是到201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当年价);“1”就是到2015年农业产业化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三)全力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巩固扩大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果,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 “千百十”工程。
【两会词解】
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力争到2015年,开工建设1000个左右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打造10个左右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四)加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着力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园区。
(五)持续加快皖北振兴:努力使皖北成为安徽省加速崛起新的重要支撑。加快皖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大支持皖北政策力度。
(六)巩固提升与央企民企合作水平:继续保持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
(七)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能源、汽车、钢铁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持续推动金融创新。加快组建农村银行和村镇银行,探索建立社区银行,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县布点。
(八)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深
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九)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今年计划投入388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十)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本报记者 陈昌清 张玉芳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了满足专业市场及其商户的多元市场需求,屯溪农合行推出了“市商保”贷款新产品。 “市商保”,即市场管理方为市场内的商户提供担保,该行为市场内商户提供授信和贷款。目前,该行共受理屯溪小...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