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牢记神圣使命创新遗产保护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黄山日报 2010-12-15 17:36 大字

20年来,黄山风景区按照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遗产保护管理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创立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对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丹霞峰、狮子峰等热点景点,实施为期3-5年不等的封闭轮休,以促进植被和生态的自然恢复。今年4月1日,封闭5年之久的莲花峰向游客开放,同时天都峰实行封闭。给重要景区景点安排“法定假期”,不仅破解了保护与开发难以兼顾的难题,也逐渐得到了游客的理解,得到国家住建部和世界遗产组织的充分肯定。今年9月,《黄山风景名胜区景点封闭轮休规范》(《基本要求》、《开放期管理》和《封闭期管理》)三项标准成为国内首项景点封闭轮休省级地方标准,对规范景区景点封闭轮休,促进遗产资源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二是实现景区污水统一管理。2003年,黄山风景区采用点、片结合的方法,对全山的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开创了我国山岳型景区污水统一管理的先河,新华社称“此举为国内景区破解污水治理的典范”。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对温泉、天海、玉屏、西海等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运用了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使景区污水处理水平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是推行净菜净物上山、洗涤垃圾下山。大力倡导“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山上需要的蔬果食品等都在山下经过处理后挑运上山,山上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经过分类后挑运下山填埋。在山外建立了洗涤中心,大宗棉织品一律运送下山洗涤。目前,景区内酒店均为金叶级绿色饭店。2005年6月,黄山风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和建设部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四是建设高山防火水网。从2006年起,黄山风景区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开展核心景区防火水网建设,到2009年底,已建成总长达13千米的高山防火水网。基本实现了核心景区主要景点和游道的全覆盖,在全国高山景区首家建成了像城市消防管网一样的森林防火水网,大大提升了黄山风景区森林防火科技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我们还和武警森林驻皖部队建立联勤联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快速反应能力。 

五是创立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法。古树名木是黄山的珍贵资源,尤其是被列入世界遗产的54株古树名木更是无价之宝。为了切实做好古树名木保护,黄山风景区制定了“一树一册”的保护办法,为136株古树名木建立了详细的保护档案,采取分级保护、建立档案、成立专家组、制定保护方案和恶劣天气下应急预案等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精心保护。其中,对国宝迎客松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最近我们建成了古树名木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用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分布等分析统计模块,对古树名木实行动态化、数字化的日常保护管理。 

六是建设雷电预警防范系统。黄山风景区海拔较高,处于雷电事故高发区域,每年雷暴日数50天左右。为了保护游客生命安全,加强遗产地管理,2009年,黄山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率先建设雷电预警防范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点布置的方案对雷电进行拦截,主要避雷设施由法国生产商依据黄山特点专门量身定做,采用国内成熟技术并进行改进创新。项目全部完工后,雷电预警防范范围将覆盖核心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和游道。 

七是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自2006年起,管委会累计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了黄山风景区保护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包括电子门禁、视频监控、地理信息、电子商务、GPS定位等20多个系统,基本实现了信息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服务人性化的目标。2009年3月,黄山风景区指挥调度统一平台系统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通过研发在集成方面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今年3月,黄山风景区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授予“全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示范基地”。 

八是创立“六位一体”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我们根据黄山风景区实际,设立了由6个综治组组成、覆盖全山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从管委会机关抽调副处级以上干部担任组长、科级干部担任副组长,两年一换届,负责所辖区域内的旅游秩序、环境等综合治理,将公安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护林防火、环境卫生、单位治安管理纳入综合治理,形成了“六组守山”、“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黄山遗产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黄山市安排部署电力迎峰度冬工作黄林沐出席会议

本报讯  12月14日上午,黄山市召开电力迎峰度冬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会议精神,安排部署黄山市迎峰度冬工作。副市长黄林沐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夏季,黄山市电网最高负荷...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