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中见执着
□ 格斯特
这几天,一个英雄的名字在黄山大地乃至安徽、中国传唱。他就是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为营救18位上海探险大学生而不幸遇难的张宁海。
一个年仅24岁的生命,何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我想,这不仅仅是他牺牲的那一瞬间表现的勇敢,更多的是他在平凡中体现的伟大,是他用青春锻造的永恒。
在采访的时候,我常常为他感动。感动于他的执着,感动于他的责任,感动于他的坚守,感动于他的自律。
在采访中,听到他的服务对象时常是这样说,“这小伙子不大说话”,“这小伙子话不多”,但是在内敛的外表下,蕴藏的是一颗火热的心。在学习上,他在学校就自学了本科,在工作后又抓紧时间自学外语;在生活上,他不仅是足球、篮球爱好者,而且一曲箫声让同学感到优雅;QQ签名“开心每一天”也说明了这个时常微笑的小伙子是多么阳光。在工作中,他坚守自己的职责,不仅待人热情,而且细致入微。来人,不管是否找他办事,他立即泡上一杯热茶,以致于他的领导和他开玩笑,“你来了,一斤茶叶一下子就没有了。”刚开始工作,他就主动要求一个人下基层,他说“总要让自己认识对方,也让对方认识自己”;进行人口普查时,他的微笑让辖区居民无法拒绝,尽管是晚上前去敲人家的门;进行民爆物品登记,他的细致让对方以为是“做财务账”,有些受不了;出警,他甚至为了客人的一部手机,蹲点守候22小时……所以,人们听到他牺牲后,都是一片惋惜之声。
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对于荣誉的尊崇。对于自己是一名警察,是一名黄山风景区的警察,张宁海看得非常之重。所以他常常说,黄山风景区的民警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在值勤时始终保持端庄的警容,不管汗流浃背还是寒风刺骨,而且从来不混装,“什么衣服配什么领带,他非常严格。”同事这么评价。哪怕是十几个小时站立,他也不愿意坐下休息,他说“知道的说是我工作时间长休息一下,但是广大游客不知道。这样容易对黄山警察形象产生误解。”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让人感动的是他对于自己的坚守。写入党申请书,他宁愿跑上14公里路买来信笺纸,“因为这样正式”,也不愿意用所里的A4纸。他可以随时答应帮忙别人,但是每次回家却从不动用公车送自己到车站,而是默默地走到车站;自己父亲前来,尽管只要自己说一句话就可以办成许多事情,但是所有的费用全是自己承担。在对别人热情的同时,对自己却是严格要求,甚至是苛求……所以,他没有因为是为其他派出所整理资料而觉得是“分外”;所以,他没有因为是其他派出所接警而退缩甚者滞留而是一往直前以致牺牲自己。
他的战友说,他走的时候面容安详。也许他自己意识到自己是在履行自己的天职。但是他的战友和家人却留下了许多的遗憾:答应他去泡温泉,只能遗憾了;说是下一次再陪家人上黄山的“小民警”只能失约了,与家人相约下一次团圆也只能遗憾了……
在和平年代,如何坚守自己或许比较非和平年代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面对浮躁、面对身边的所谓的“潜规则”,张宁海没有“认同”,而是用自己的坚守实践了对于职责、对于荣誉、对于道德的坚守。这也许是我们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为人女都该引为思考的。
也许我们都在强调环境的客观,也许我们纵然不去放纵自己,但是对于“潜规则”我们是否多少有些“无奈”或者“认同”?然而,张宁海用自己的坚守给了我们一个标杆。
也许,我们对“潜规则”的默许就是一种纵容。而每个个体的努力,就能够为社会的机体健康尽到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省委宣讲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侧记
“‘十一五\’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二五\’是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12月21日,省委宣讲团来黄山市宣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深深鼓舞了与会听众,他们表示,要...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