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寅恪先生编年长编》札记
[摘要]黄 涌
一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在当今这个学术泛滥的时代里,常被蒙污。当年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撰此铭文意在保持住学术应该有的尊严,保留学术应有的清静。在那个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时代里,陈寅恪用自己的言与行给学术界保留住一点气节,但这气节在当下这个媒体至上与商业化的时代里却出现了偏失。汪晖与朱学勤抄袭事件,已经不限于学术本身的讨论了,而是被媒体“强行侵入”。汪晖说“希望学术界自己来澄清”,这种天真般的回应,最终引来的是“棒杀”和“力挺”截然不同的两种对立态度。在一份“力挺”汪晖的名单中,我们居然可以看到有那么多的世界级的学者签名“力挺”汪晖。我在想,如果汪晖的抄袭仅限于学术界内部的讨论,会不会有如此可笑的签名呢?学术界的自由与独立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而当年陈寅恪先生被中科院邀请担任中古历史研究所所长时,提的第一个条件是不宗奉马列主义,不学习政治并要求毛泽东或者刘少奇亲自写字批准。这种精神在当代学人中还有多少被继承?
二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曾与安庆有过一段不解之缘。太平天国乱时,陈宝箴在家与父办团练,显出最初的声名与能力,但是却仍然沉沦下僚。就在这样纠结中,陈宝箴想到了曾国藩,时曾正在安庆招揽群贤。于是乃前往安庆拜谒曾国藩,入曾之幕府,为曾大为赏识,有“半杯旨酒待君温”相赠,并称其为“海内奇士”。在安庆充曾幕府期间陈宝箴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调和曾国藩和沈葆桢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他显示出了自己应有的能力。由安庆开始,陈宝箴开始踏入仕途,后来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以知府发湖南候补。
陈宝箴一生最大的贡献乃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时任湖南巡抚的他极力支持变法派,开湖南新政之风。虽然最后因变法失败而遭到永不续用的惩罚,但其人精神风范亦为近代史中政治人物之典范。
三
陈寅恪先生的父亲陈三立(散原老人),年轻时贵为清末四公子之一,积极协助其父倡议新法,事败后,退隐攻诗文,是同光体旧诗的集大成者。在钱钟书所著的《围城》里曾借旧体诗人董斜川之口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用地理名词来包括,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杜甫)、王广陵(王令)、梅宛陵(梅尧臣);二谷,李昌谷(李贺)、黄山谷(黄庭坚);四山,李义山(李商隐)、王半山(王安石)、陈后山(陈师道)、元遗山(元好问);可是只有一原,陈散原。”可见他在当时旧体诗坛地位之高,有《散原精舍诗文集》传世。上个世纪20年代,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华,曾面晤散原老人,一时被报刊传为佳话,被誉为是东方两大诗人间的会晤。
散原老人一生最值得称道的除了他在旧体诗上的建树,便是他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散原老人滞留北京,忧愤成疾,日军入城后,他拒服药服食而死,逝后与其长子陈衡恪合葬于西湖畔的黄泥岭边。
四
陈寅恪的夫人唐女士系清台湾末任巡抚唐景崧的孙女。陈寅恪先生年过四十尚未娶妻,其父散原老人甚忧,有强为之娶妻之意,后陈寅恪巧遇唐,此婚事才告落实。
陈寅恪与唐的结合除了本身的姻缘外,与陈寅恪本人的家国情怀也相系着。当年甲午战争爆发之时,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时任直隶布政使,马关条约签订后,清府割台湾,陈宝箴痛哭流涕,有“无以为国矣”语,并极力要求诛杀李鸿章“以申中国之愤”。而唐的祖父唐景崧此时也极力反对割让台湾,并在台湾民众拥护下公推为台湾“总统”领导抗日。陈寅恪后来为自己的女儿取名“琉球”、“小彭”也是为了不忘台湾被割让之耻。
陈寅恪和唐婚后一直相濡以沫,特别在陈寅恪晚年遭逢文革灾难时,唐更是成了他人生最大的依靠。
1967年陈寅恪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预先拟成一挽联,预挽其妻,其悲凉意自现:
“涕泣对牛衣,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新闻推荐
参展的《龙山凤水》等作品受好评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