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五一”劳动节的歌———市邮局投递班荣获“工人先锋号”班组称号
鲍杰
近日,我路过黄山市邮局门口,与投递班长汪斌不期而遇,他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2003年,他冒着烈日帮我安装邮箱,衣服都湿透了,茶也不喝一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相遇,他自然聊起老本行。他说,安徽是一个进入老龄化的人口大省,60岁以上老人有近千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81%,高于全国水平;从实践来看,“银发族”是用邮大户。因为老年人与亲友沟通,多数人仍是书信往来;中青年看报在单位,是公费订阅或者上网看报;老年人获取信息除了看电视,就是订阅报刊,老年人也就成了他们重点服务的对象。下面是汪斌同志讲述的几个动人的故事:
为高龄老人装专用信报箱
市邮政局自从2006年推广女邮员汪洪萍创造的“一按(按门铃告知信报到)、“一带”(带回平信)、“一送”(挂号、汇款单送到家中)的工作方法后,深受老人欢迎,也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但是,某些物业管理的社区,将信报箱装在门卫室附近,部分高龄老人深感不便。2009年上半年邮局上门征订报刊时,阳光绿水社区刘日正、蒋维玲两户耄耋老人向投递员刘云华反映了这个情况,投递班领导即派人在两户老人家门口装了高龄老人专用信报箱,老人取信、取报、寄信近在咫尺,非常方便。
为台胞信件煞费苦心
今年2月10日,黄山市邮政局收到一封从台湾寄往屯溪燃料公司宿舍的平信,收信人是绩溪人潘光辉老先生。投递员按址寻访潘先生未果,欲将此信退回台湾。副班长朱立新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心想若将此信轻易退回,两位亲友有可能从此失去联系,我们应细心查访,让这封死信复活,这才是投递人员应有的职责。于是他亲自查访,先请分拣员叶瑛回忆潘老新住址,小叶苦思冥想后回答:“2001年潘光辉迁到苹果山庄后,听说又搬了一次家。”叶瑛还说她再找认识潘光辉先生的绩溪人问问。问了几个人后准确的答案终于浮出水面——春节前,潘先生迁到了前园北路6号。朱立新按照叶瑛提供的新地址找到了潘家,潘夫人接到这封几迁新址后仍能平安抵达的平信,心情十分激动,她说寄到大陆的平信像寄挂号一样安全可靠,现在两岸直接通邮,人民放心满意。
人民邮政是国有大企业,也是一项公益事业,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形象。这些普普通通的从邮人员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遇到投递困难,大家团结协作,不分你我,认真查访,这封平信费时9天找到了收信人,这是他们使不计其数的死信复活中近期复活的一封死信。在我的用邮生涯中,曾多次收到错寄到合肥、徽州区等地的一些信件和稿费,每每遇到这些“失而复得”的事后,我对人民邮政及其从业人员总是怀有一种由衷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一份报纸显真情
这是发生在去年的一个真实故事。5月12日,家住屯溪幸福家园宿舍一位名叫潘明恒的老人来邮局反映情况:由于开发商未按规定在小区内安装信报箱,邮递员无奈只好将报刊和信件都放在门卫室。潘老订阅的《安徽老年报》失落了一份3月10日的报纸。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央求说:“邮局能否补一份同日的报纸给我留存。”按理,两个月前的报纸是很难找到了,那个路段的投递员潘新足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她二话没说跑到报刊零售处找人商量,在没有售完的报堆中找到了潘老需要的那份报纸,她买下了那份《安徽老年报》,第二天将报纸送到潘老家中,老人一再向小潘表示感谢!
潘新足是四年前招来的一位农民工,家中有老有小,工资低生活拮据,为了对用户负责,她代人认错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位新邮员热爱邮政工作的真情。
黄山市邮政局投递班的工作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坚持晨会制度,经常表扬投递中的好人好事,要求从邮人员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把邮政服务做得好上加好,让人民满意,从而推动了邮政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个局的报刊发行量、信件、包裹投递质量都获得了较快增长,2009年邮局投递班荣获黄山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班组称号。
新闻推荐
近日,市林业部门再次接到举报,屯溪老街康乐三路某餐饮店存在经营猫头鹰等野生动物的非法行为。接报后,市及屯溪区林业局立即会同老街工商所对该餐饮店进行突击检查,在该店内查获猫头鹰等野生动...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