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老Z李萍
李萍
街头巷尾的“寻人启事”告诉我:老Z走失已经两天了!
老Z今年80多岁了,大多徽州的藏家都知道他,他是老徽州地委驾驶班班长。因为这样的关系,加上他生在徽州,受徽文化的熏陶,自己又喜爱书画,来黄山的名流,像唐云、徐子鹤等都与他结下不解之缘。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和他们打交道,在他们失意的时候,当亲人、朋友、同事急于同他们划清界限、疏远他们的时候,老Z走近了他们。
20多年前的一天,朋友去老Z家,老Z让他见识他的收藏。他到现场一看,大吃一惊:一捆捆卷好的旧书画堆在墙的一面,看上去和徽州农户家外面堆的一捆捆柴火一样,足有半间屋。据说“文革”时期别人烧,他在旁边捡,说是拿回家引火。一个司机,出身也好,你捡就捡吧。他文化水平不高,抢救这些东西是源于对字画的天生热爱。做这些事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喜欢。他与上海的几位名画家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今天许多人认为他当年有眼光,倒不如说他的灵魂很干净,是上苍对干净灵魂的奖赏。
你想,在那时代,能不考虑政治因素,与被“打倒,再踏上一脚”的人接触来往,多少有点冒险。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能不远远地躲着就不错了,人性中的怯弱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远离是非”、“明哲保身”的理念,注定多数人是与“名流”绝缘的。频繁地往来于被“落魄”的书画家之间,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做人的良善。
老Z好像并不在意旁人的目光,依旧做他的。如果不是心地善良和对书画无法割舍的情缘,没有人能做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节衣缩食地去收集古字画。而那时又有几个人对“封、资、修”的古字画感兴趣呢?
时不时带上2斤茶叶、几斤冬笋等一些土特产,在名流最潦倒的时候千里迢迢送去人间一丝温暖。大师也是人啊!雪里送炭总强于锦上添花。心里一动,无以回报,自然是笔墨纵横,豪情满怀。这和当下拿着一叠钱刻意地去求字画是不同的。因为老Z的热爱是发自内心,没有功利色彩,他是带着崇拜、敬重的心走向“名流”,而“名流”送他的字画也发自内心的创作,不是敷衍或应酬,画家和藏家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他们的友谊真诚而甜美。老Z和现代的一些藏家也不同,人家看重的是起拍价多少,能拍出多少。书画是和其他商品一样的买卖品,能卖出个好价钱就喜笑颜开,万事大吉。藏家说到底是商家,只要价格合适,再喜欢的东西都能变现。但老Z从不买卖收来的字画,积累到今天,无疑成显赫藏家了。
名声在外,收藏也给老Z带去麻烦。听说有几次被人强拿走不少好东西,他心疼了好些日子。
但人终究会老,老到有一天不仅欣赏不了自己穷其一生收藏的字画,甚至连回家的路都记不得了。孝顺的儿女们在老Z走失后张贴“寻人启事”到处找。老Z一定苦闷过,一定焦躁过,艺术收藏的价值并不是单纯的物质财富。那些字画陪伴了他一生,和他一起度过快乐与悲伤。我仿佛看见他清晨起床就走到书房,打开一卷轴,点燃一根烟,与画作融人一体。那时,他是个幸福的人。
物质财富本是虚空,人间拥有的一切其实也是虚空。再伟大的人去天堂也不能带走一枚钢链。老Z自然也带不走这些他倾注心血和热爱的字画。
前些日,去见一位80老翁画家,其妻子见面就说:他们被谁谁几千元一天包下了,几张画几千块。我听后大吃一惊,艺术家也成了可以买卖交换的商品?这更让我怀念起先辈的艺术家和艺术藏家,他们本可以在物质上大富大贵的,但他们看重的是精神世界的丰满。
幸好,“迷失者”找回了自己的家。
新闻推荐
供电服务 电力设施保护 电话:95598尊敬的电力客户:以下线路将停电施工,由此给停电客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屯 溪定于6月10日8:00至17:00停1...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