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香茗盈筐春风暖——王福宏在徽州区调研茶产业侧记

黄山日报 2010-04-01 18:23 大字

□ 本报记者 祁 俊

“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绿新抽一寸香”,又到了春茶采摘季节,各地茶园陆续开园。茶产业是黄山市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茶叶生产情况如何?市场销售怎样?茶农能否增收?带着这些问题,3月3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冒雨前往徽州区对茶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

王福宏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毕无非,副市长舒志民等陪同下,首先来到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杨村加工厂,察看了公司新建的两条茶叶初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并来到控制室详细了解生产线集中监控系统运行情况。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近两年来不断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自主设计建设了先进水平的黄山毛峰茶初制加工生产线,实现了茶叶生产“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标准化”的目标,目前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王福宏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企业不仅要依靠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财务体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且要通过资本运作,发展茶机、物流等新的产业增长点,拓展和延伸茶产业链,促进企业更快发展。

从杨村到洽舍,王福宏一路看得认真,问得仔细。在位于洽舍乡的徽州洪通茶厂收购点,村民老余等一批茶农正在出售刚采摘的茶叶鲜叶,王福宏关切地向老余问道:“你家有多少亩茶园?去年收入多少?今年3月8日的大雪对茶叶影响多大?现在鲜叶收购价多少?”得知大雪虽然造成茶叶产量减少三成,但收购价格却上涨了近一倍,王福宏放心地点了点头。在生产车间,王福宏现场察看了茶叶加工情况,并询问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该厂牵头组建的洪通茶叶专业合作社是黄山市第一家注册的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向社员农户提供统一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服务,既保障了茶农的利益,企业产品质量也有了保证,社员已从当初的8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200多户,茶农收入普遍提高。王福宏高兴地说:“这是茶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要把合作社发展好,把基地建设好,引导茶农科学种植和管理,在带动农民增收上做出更大成绩。”一席话让现场的茶农和企业家们倍感温暖和鼓励。王福宏还希望洪通茶厂正在筹备建设的茶文化博物馆要做出特色,力求取得最大效益。

王福宏说,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和3月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全市茶叶总产达2.38万吨,比上年增长5.3%,茶业综合产值达到35.5亿元,茶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全市有8家企业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5家企业去年产值超亿元,茶农收入进一步提高,比2008年人均增收294.7元,茶叶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广大茶农、茶企和茶商辛勤劳动的结晶,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

就做好黄山市的茶业工作,王福宏说,一要把茶产业做强。茶产业发展对黄山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重要作用,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的要求,加快黄山市茶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二要把茶产品做优。要按照现代农业要求,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建立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茶叶技术标准,实现规模化加工,鼓励企业加强茶叶深加工产品研发,通过多元化开发和深加工,提高茶产品的附加值。三要把茶企业做大。要创新思维,超常规发展,在项目立项、资金扶持上坚持扶优扶强,积极扶持规模型、带动型、现代型、科技型茶叶龙头企业,努力培育一批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核心龙头企业,鼓励成熟的企业要创造条件,尽快上市。四要把茶市场做活。要抓住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做活世博会文章,提高黄山茶的知名度,扩大黄山茶的市场份额。五要把茶文化做响。茶文化是一种时尚,有关部门要注重研究和挖掘,推进徽茶与徽文化的深度结合,在文化长廊等市重点项目建设中要注意融入茶文化、弘扬茶文化,大力开发特色茶文化旅游。六要让茶农致富。“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把茶农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茶农收入不断增加。

市农委、市质监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随同调研。

新闻推荐

抓源头隐患治理促茶季交通安全

茶季来临之际,黄山区交通局主动出击,抓源头治理强化茶季交通安全。对新明等乡镇的运营农公班车进行了一次全面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并对客运从业人员开展了一次安全法规教育;印制“珍...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