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字句见真情——读吴兆民新书《又见荷塘月色》

黄山日报 2010-04-28 18:18 大字

□ 潘冠杰

窗外一帘春雨。平时推窗目拾的那座凝翠的徽山,被雨线织得时隐时现,若不用心去捕捉,很难辨识出它的真实身影。在这风呼雨啸的早晨,我展开《又见荷塘月色》。这是黄山学院吴兆民先生新近出版的集子。书的封面设计、印刷装帧、显得既大气、又雅致,很入眼。要不是老伴唤我吃中饭,我竟不知自己已在书中遨游了近四个小时。

兆民先生是个多面手,集子中散文、小说、评论皆有着墨,其中不乏出彩之篇章。但我却偏爱他的散文,觉得文词隽永,蕴涵深邃,经得起详读细评。我和兆民先生虽算不上深交,却也非陌路相逢。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从安徽大学毕业后,就是我们报社的常客,在《徽州报》、《黄山日报》的副刊上,经常有他的作品刊出。那时作为编辑,我对他作品总的印象是:有激情。同时,由于社会实践短、生活阅历浅,也有令编辑皱眉的学生腔。二十多年后再读他的作品,令我刮目相看,驾驭文字,不仅技巧娴熟,且思想内涵,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特别是他在笔底展示的那种境界,值得久久品味。他的功力、他的意蕴,在《又见荷塘月色》中作了充分展示。

《又见荷塘月色》,是集子中的一篇散文,作者将这个篇名冠以书名,可见其情有独钟。这篇文章不仅作者爱,大凡读过该文的读者,都会叫好,它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上乘佳构。

文章并没有复杂的情节,用今天的话来说,作者是朱自清的一名忠实“粉丝”。多年来他对朱的追逐和膜拜,已达执著和痴迷。一个月夜,他步入北大校园,走进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意境,驰笔抒发和倾吐他对朱先生高风亮节、秉持真理的崇敬之情。“荷塘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历经沧桑……”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点出了要领:“75年前,你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泄,一生操守在这荷塘坦白!要清洁,要正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这是做人的标准。这“三清”凝聚了朱先生的美德与崇高,展示了他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朱先生是旧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始终坚持洁身自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此,不管是昨天和今天,“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这不单单是兆民先生发思古之幽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是他对那些声色犬马、见利忘义之辈的抨击和挞伐,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

兆民先生把朱自清视为他一生的风范和楷模,还有更充分的自白,是他的《自清轩语》。作者有了新居,户型不大,没有书房,妻子便将锅灶移到墙院,腾出厨房辟为书室,请书画家黄澍老先生赐“自清轩”字幅。将“自清轩”作斋名,黄澍不解,问“怎么叫‘自清轩\’呢?”作者答:“为人处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清操自守;素来敬重朱自清先生的道德文章,要向他那样做人,那样作文;平日里读书、作文,酷爱清新自然的文风;合三为一,曰‘自清轩\’。”

这是最好的诠释:兆民先生若没有浸骨入髓的执爱,是写不出《又见荷塘月色》这种凝情之作的。 

新闻推荐

中小学生走进徽州税文化博物馆

本报讯 市地税局和屯溪五中等学校近日联合开展“解读千年税史,解答百题税法”活动,许多中小学生纷纷走进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徽州税文化博物馆领略浓郁的税收文化,进行互动式的税...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