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山逸闻掌故一开山初祖———志满

黄山日报 2010-02-20 18:30 大字

□  黄山区  戴耕玖

1200多年前,志满禅师从河南颖川龙兴寺走出,渡过长江后,溯青戈江而上。他僧衣褴褛,须发如针,如炬的目光闪烁着盛唐时人特有的坚定豁达,踌躇满志。 

他且寻且行,渐人佳境。他惊奇地发现,溪畔林边雪地上各种蹄迹渐渐聚集,竟踩成一条宽二尺多的雪泥腐叶斑杂的山道。禅师循着蹄迹来到一处雾汽蒸腾的山坳。他发现这里汩汩喷涌流淌的温泉与溪畔丰美的水草,为动物们提供了一处绝佳的越冬避风港。禅师在泉眼对岸的平旷林幽处,搭建起茅庐,偏安一隅又不惊扰动物。于是,黄山腹地中的第一座寺庙———汤院,在温泉对面的桃花峰北麓落成。 

这件事,发生在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比唐明皇李隆基敕改“黟山”为“黄山”早17年,比李白来黄山早24年。 

志满禅师是有确切史料证实的开发黄山第一人! 

唐宋以前,黄山地处僻壤,舟车隔绝,人迹罕至。虽说远古时,有黄帝炼丹的神话;秦汉时,有会稽太守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的文字;南北朝,有“东国僧”来山的传说,但都只是只言片语,查无实据,经不起推敲。 

为了考证志满禅师是黄山开发第一人这个命题,从明末清初起,就有不少专家学者翻阅古籍,实地考察,最终以丰实的史料,证实了这一论点。 

曾编纂《黄山志》的高僧弘眉(号紫石山人)在明末人住慈光寺,便着手寻访黄山开山之祖工作。幸运的是,他竟搜寻到了宋代《藏经高僧传·唐宣州灵汤泉兰若志满传》。传载:“释志满。姓康氏,洛阳人也。幼少之年参看沙门佛会,满意乐不舍,遂投颖川龙兴寺出家。闻洛下神会禅师法席繁盛,得了心要。南游到黄山灵汤泉所,结茅茨而止……” 

康熙元年(1662年),弘眉披荆斩棘,漫山寻觅,终于在汤院(宋朝敕赐名祥符寺)北百余步远的丛莽深林中,寻找到了唐代志满禅师的乱石垒就的瘗骨塔。 

这座塔,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件古迹,但对为编纂《黄山志》,正在收集最原始的第一资料的弘眉来说,当时肯定是惊喜交集,喜出望外的。因为,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是受佛教重考证、重考据传统影响的高僧们已经认识到:关于轩辕、浮丘、容成以及“东国僧”等传说,无有确证,不可确信;而这座苔衣藓披,字迹斑驳的唐代石塔,对他们来说,足可证明确有志满其人,足可证明开发黄山第一人,就是唐代的志满禅师。 

寻塔之事,在当时曾轰动一时。明末诗人许楚认为这是自普门开创慈光寺以后的第一大功。他酒酣兴畅,援笔三呼,为荒凉了近900年的志满塔题写塔铭。铭云:“黟山神秀,非佛莫当。闭自邃古,开于大唐。天眷灵窟,师来洛阳。丹泉浴杖,荒云翼床。晓夜经行,猛虎侍旁。村父感骇,道行广扬。” 

另外,生于779年—843年的贾岛的《纪汤泉》中有“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句;唐后期的杜荀鹤(846年—907年)在《汤泉》诗中亦有“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两位著名的唐代大诗人的诗中都提到了汤泉边的这座寺庙。 

所以,近代学者许承尧先生认为:“志满于佛家可称黄山初祖。”

新闻推荐

春节黄金周黄山市各旅游景区景点装扮一新喜迎八方游客

>春节黄金周,黄山市各旅游景区、景点装扮一新,喜迎八方游客。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纷纷登场亮相,为虎年春节增添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图为正月初五,屯溪老街上游人熙熙攘攘。 ...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