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观景台之一文殊台
□ 黄山区 戴耕玖
开栏的话
一提到“观景台”这个题目,便条件反射般地想起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来。
有人说,这是一首揭示人生真谛的禅诗,要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观点去看待人和事,而鄙人的理解却简单得很——苏东坡是在告诉我们,观赏风景要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观景台,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美感,否则,近瞻远眺所得到的美的享受就会大打折扣。
或许是受苏东坡诗句的影响,或许是自身悟性的闪光,古代先贤们在黄山峰巅溪壑,披荆斩棘,寻觅营造出一处处美不胜收,且又适宜修身养性的观景台。
这些观景台,以其满目锦绣的视野,天人合一的境界,使得千万游人莫不以登临为幸,而且时时被激发出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那样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的强烈感慨。这些观景台也因此成为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虽然,古代儒、释、道的先贤对黄山美的认可是共同,但各自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又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寻觅营造的观景台及其视觉效果,文化背景也多姿多彩起来。
如果迎客松有记忆的话,她就记得,从她萌芽时起,文殊台就用他强劲的花岗岩身躯,为她遮挡着南面峰壑间飚扑而来的厉风与暴雨。正是这一千多年的慈父般呵护,她才生长得格外的健美舒展,英姿飒爽,仪态万方。
文殊台北依玉屏,南临深渊;台如小船,有松如帆,风起云涌,舟动帆摇。台上一站,徽州的万山千岭尽在一览。清晨,云涛漫铺时,极目纵横,唯东南的天目,西南的齐云如墨痕数点;傍晚,夕阳万道,从地平线下射出,云天如金的那片天,便是佛教徒心中神圣的西天。
台正中有一椅垫大小的半圆石窝。这方古老冰川磨砺而成的冰臼,经千百个高僧的跏趺盘坐后,光亮如镜,润洁如玉。有缘人凝神而视,便会见到一圈神秘的光环在半圆的坐迹上飘荡。若在这坐迹上盘腿一坐,山小天空,云飞雾散,不需半刻,自会引人渐入虚无飘渺,四大皆空的境界。
文殊台全名“文殊梦象台”。传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一个法号普门的禅师在山西代州梦见自己困在一座大山中,无路可走,四周都是铁青铁灰色。就在禅师身形难动,不得解脱之时。空中忽显彩云,云彩上文殊菩萨手指南方,大呼:“向南!向南!向南!”法师回首向南,立刻身心徐起,平步青云,盘腿趺坐于一座祥云环绕,风景如画的高峰之上的一方石台上……禅师醒觉后,每逢茶饭时,便会出现梦境。于是,禅师开始向南寻梦。
禅师寻梦用了二十个年头(1594——1613)。1613年8月27日,67岁普门禅师用木钩奋力引身攀上悬崖上的这方平台。困顿而坐处,石窝半圆,正是梦中文殊菩萨所指引那方跏趺坐迹。环目四顾,一切均与梦境相合。为感谢文殊菩萨的指引,禅师在台后的玉屏峰下建起一座文殊院。五年后,见多识广的徐霞客来到这里,他赞叹:“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当代新谚云:“不见迎客松,对不起老祖宗”;清初老话说:“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如今,迎客松、文殊院闻名发达了,但使她们得以出名的这方文殊台,这方跏趺坐迹,已渐不起眼,更有那个寻梦二十年的黄山的开山祖师——普门大师,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为此,笔者不得不旧话重提。
在这方文殊台上的跏趺坐迹上,有多少僧人得道悟法,有多少文人灵感暴发,怕是无人能够统计。不过,明末清初,“黄山三隐”之一的汤燕生的一段笔记,却道尽了文殊台的精妙绝伦。
“黄山文殊院,高出万峰之首,矮屋两间,孤峭与天接,宝月师居焉。渐(江)公游而乐之,作画为师供,且赠以诗,有‘闭门千丈雪,寄命一孤灯\’之句。阅数年,余与宝师遇,师举此画为予赠,因为余语渐公登峰之夜,值秋月圆明,山山可数,渐公坐文殊台上吹笛,江允凝倚歌和之,发音嘹亮,上彻云表。俯视下界千万山,皆如侧耳跂足而听者。山中峭绝,惟莲花峰顶老猿亦作数声奇啸……”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009年12月31日上午,市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市政府礼堂闭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湘冰出席闭幕式并讲话。市领导钱新庭、汪潇溪出席闭幕式。 ...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