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省“两会”直通车·委员博客用笔记录 用心交流

江淮时报 2010-01-26 11:20 大字

[摘要]用笔记录 用心交流

牵挂和希冀

标签

民生 崛起

姚尚友委员

省政协常委、一级编剧

两年来,我一直牵挂着皖北的一位农村妇女,不知她站起来了没有?

事情还要从前年的省政协常委会民生资政会说起。在从宾馆到省政协常委会议室的车上,大家都聊着极为关注的民生工程,邻座的一位从事卫生工作的常委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遇到一位农村妇女看病,病因是腿上长了一个瘤子,医生建议她手术。当问及费用时,医生告诉她大约在七千元左右。这位农村妇女舍不得花这笔钱,医生严肃地告诉她的后果是,如果让病情继续发展,腿就得锯掉。这位农村妇女犹豫了一会问锯腿要花多少钱,医生告诉她在三千元左右。她考虑了一会,央求医生锯腿。还跟医生算了一笔帐,锯了腿,可以领到一个残疾人证,用省下来的钱买一个人力车拉客……这件事让我伤心,引我深思。

一点一滴是民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位皖北妇女的故事拷问着我,也在拷问着我们每一个委员:您尽职了没有?关注民生,履职为民,这是我们每一位政协委员的责任。我们要倾真情竭思虑,关注民生福祉。而身为一名政协委员,只有了解社情,积极建言献策,反映民意民心,才能做到履职尽责,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

今年的“两会”,是在安徽GDP超万亿,皖江城市带进入国家战略,安徽被列入技术创新的三个试点省之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下召开的。新的一年,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把国家战略变成实际的行动,任重道远,不能松懈。只要我们珍惜机遇,真抓实干,安徽的崛起就指日可待。

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召开之际,我又想起了那位皖北农村妇女,她的腿是截是留也许不再是我们这个时代伤心的痛!我相信,通过安徽人民不长时间的辛勤打拼,我们会迎来一个富裕和谐的安徽。我渴望在沐浴着和畅春风的江淮大地上,那位农村妇女不仅是肉体的站立,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站立!

富裕安徽,幸福民生,这是我们的牵挂和希冀。作为一名委员,我会为此而努力!

八年参政心路

标签

责任 执着

徐培坤委员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每年的“两会”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政治责任、参政热情和参政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现。党和政府从领导人到各行政机构对此都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亦对之寄予厚望。这从对我们“两会”人员的政治待遇、接待规格和社会反响等方面可见一斑。

平时,我们这些代表、委员都在忙于各自日常工作,但每逢会期临近,一种压力和责任感就愈来愈紧迫——这一年,我为百姓、社会做了些什么?我应该在哪些方面向政府建言献策,为政府排忧解难?这种“紧迫感”久了,日常生活中就学会了观察,就有了积累,大概这就是“政治成熟”的过程吧?

回顾任省政协委员八年来,我的一些提案逐渐变成了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或红头文件(如:严禁虚假药品广告;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投入;城市应禁放烟花爆竹;从源头治理虚高药价,等),心中竟有那么一丝得意和成就感。不过,提案当初,我却是颇感失落,甚至有些愤然,因为几年前这些提案提出时都曾遭 “冷遇”——有关部门答复:有困难,条件不具备,牵涉多部门管理……我自忖:这些提案都是源自我对社会现象、现实的观察、了解和总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上符合国家、政府利益,下顺应百姓要求,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也具有“可行性”。难道质量不高?或是不符合“主旋律”?何以在具体主管(承办)部门就被忽视,就不能办呢?官僚作风、麻木不仁、行政不作为——这是我得出的结论。现在看来,却是我有些偏激了。我了解到,政府的工作是有一定程序和阶段性的,有些事情虽然“有理”,但也必须慢慢来。但不管怎么说,我仍固执地认为:政府的一些执行机构应挖掘潜力,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但也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推进,政府的亲民性和管理水平在提高。广开言路,关注民生,倾听各种声音,尽可能科学、民主决策,已是现阶段我们政府的一个特征。

印记

标签

文化 强省

韩一民委员

省美协漫画艺委会秘书长

省政协常委、篆刻家阮良之和我一见面,便递过一本由他签名的书。“哇! 《明清徽皖篆刻简论》,终于出版了啊! ”

去年省政协会议,我和良之分在一屋,他每天翻弄这本书稿,而我当时也在为黄山书社出版一本有关南宋著名词人姜白石在安徽的书配图,已接近尾声。我配画的书,去年春天出版;良之的书,也于去年底问世。

良之告诉我:“浙江杭州西泠印社,研究浙派篆刻已有百年,把浙派篆刻都研究透了,现在转头研究徽派篆刻。我身为皖人,又从事篆刻艺术,更有理由研究徽派篆刻了。 ”

“我写这本书,有了四年,”阮良之说,“你托我刻的印业没来得及完成。 ”他好像有点歉意。

其实,安徽明清篆刻艺术,与安徽丰厚的文化资源相比,仅仅是沧海中的一滴水。哲学,安徽有老庄;文学,有桐城派;美术,有新安画派;戏剧,有黄梅戏;宗教,有道教、佛教的名山古寺;建筑,有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民居;风光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历史名人,有朱元璋、曹操、包公、李鸿章、陈独秀……还有李白、欧阳修,姜白石……等等在皖的名篇佳句;还有文房四宝;还有徽茶……。而这其中任何一项,都是源远流长。如今我们打造文化强省,不能忽略安徽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王三运省长在今天下午省政协主办的文化强省联组会议上说,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没有文化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是不能持久的,掀起安徽省崛起的伟业,要加大对文化的扶持,听了真带劲!

阮良之说“印”的书,是他人生的一个印记;安徽省如今的“文化强省”的更大工程,将是我们留给未来的一个深深的印记!

跨界治淮只争朝夕

标签

治淮 呼声

陶仪声委员

蚌埠市政协副主席

作为一名来自淮河岸边的政协委员,我深感自己重任在肩,尤其想就淮河的跨界治理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淮河污染虽治理多年,国家也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但距离人民群众渴望的碧水蓝天的目标仍有很大距离。打破地域界限与部门界限,动员淮河流域各省市协同作战,实施跨界治理淮河污染,是沿淮人民的期盼,也是我带到本次政协大会的建议之一。

我建议跨界治污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个覆盖淮河流域各个省市的淮河污染治理机构,统一对水资源进行权利配置、保护、监督与控制等,指导流域内各级行政机构、有关利益群体达成流域性合作协议;向淮河排放污水的所有企事业单位,根据其排放量按比例征收一定金额,建立淮河流域治污公积金制度。公积金制度实行救济与奖励两种办法。将流域内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建立淮河流域企业数据库。对流域内的企业生产与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对污染企业进行重点监控;由流域内多家相关单位共同对淮河流域水资源检测,共同发布监测数据;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那些在环境问题上不作为的企业损失社会形象,降低其无形资产价值。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从而促使企业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主动改善其环境行为。

淮河的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治理污染需要有只争朝夕的不懈努力。我希望籍此次大会传达淮河两岸千万人民的呼声、表达他们的心愿,同时,也是我作为一名致公界别的政协委员践行“致力为公、参政为民”宗旨的行动!

承载着欢欣与期盼

标签

民意 和谐

储全根委员

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

每年的两会,都是总结过去一年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成绩的大会,又是部署新的一年主要工作的大会。2009年,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挑战的一年,2010年,又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两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政协委员,每年参加大会,总是有很深的感触。

两会是令百姓欢欣的盛会。过去一年全省的形势怎样?需要认真盘点;新的一年工作如何做好,需要全面部署。 2009年安徽省令百姓欢欣鼓舞的喜事多多,政府工作报告中,用数字说话的成绩,不仅是代表委员,更是让普通百姓欢欣鼓舞的。从中,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的民生工程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由28项扩大到33项,投入资金将达330亿,这给百姓带来是更好的消息,说明安徽省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政府对百姓的关注度更高,解决问题的力度更大。

两会是让百姓期盼的盛会。每次“两会”,都是民意的盛会。在今年的两会上,委员和代表聚焦的同样是安徽省经济的奋力崛起和提升,如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合芜蚌创新特区、巢湖治理、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教育公平、做大安徽文化产业……。代表委员的关注就是民众的期盼,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就是百姓愿望的表达。两会更是媒体高度关注的盛会。从平面媒体到音像媒体到网络媒体,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宣传报道两会和促进会议内外联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今年,有媒体还发起了“草根提案”,让普通百姓的期盼、诉求、意见、建议等通过报纸、网络等直达两会,媒体所沟通和搭建的这种桥梁也反映着现在的两会是越开越好。两会已不仅是代表委员的会议,已不仅局限于会场,而成为民众全面参与的盛会,这样,民意得到彰显,观点渐趋统一,社会更显和谐,合力更加形成。如此,就一定能攻坚克难,我们共同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委员界别与发言风格

标签

眼界 共鸣

赵皖平委员

省政协常委、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今年我是第八次参加“两会”。

我曾先后担任科技界别与农业界别委员,科技界别的委员以专家学者居多,他们发言一直都较为理性,提批评意见也是娓娓道来,不是那么尖刻。农业界别大都是从事三农工作的,也有农民委员,语言较为朴实,复杂的问题也能谈得浅显易懂,两个界别委员具有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当然也有共同之处,发言过程一般呈现“先冷后热”的特点。分组讨论会议应该说是委员参加“两会”的重头戏,据我观察,前半段较“冷”,会议主持人往往动员大家发言,也许都不愿做“出头鸟”,也许是没有考虑好,气氛较为冷淡,过了中场,形势则出现逆转,变得热了,可能是受到启发思路被激活了,也可能是紧张气氛消除了,大家开始“抢”话筒发言了,最后主持人不得不以 “因时间的关系…”之类的话来结束发言,委员们是意犹未尽。整个发言期间,不乏一些诙谐风趣者,常常听到一些精彩言论,让人长见识,开眼界。委员都是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应该说是代表性人物,是社会的精英。对于发言者来说,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与提升的过程,发言之前,必然要做一些准备与思考,因为发言时间不长,你必须要在极短时间内阐明你的观点,提出你的建议,与其他参会者产生共鸣,进行互动,对发言者而言,这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敏锐观察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国家宏观政策应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这些年,我还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委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越来强烈了,发言时间虽然越来越短,发言者观点越来越明确了,提的建议也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了,不是泛泛而言,是诤言。两会期间,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则是大会的口头发言,站在安徽剧院铺满鲜花的主席台上,建言献策,这是委员们所渴望的。一般来说,每次大会期间也就十几名委员有这样机会,省委,省政府领导每次都到会听取发言的,这里发言也是大会组委会经过精心挑选的,应该代表了委员的最高水平。

新闻推荐

“两会”安徽之声

●李宏塔呼吁黄山应登上“国家名片”●赵韩建议 健全“网络发言人”制度●牛立文建议 像取消农业税一样取消育林基金●吴春梅建议 尽快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法》●侯露建议 国旗护卫队应增加女...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