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自然 优美轻捷

合肥晚报 2021-04-11 00:49 大字

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今属长丰县朱集乡)坟茔受大水冲击之后被打开。这是楚国器物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土,震撼了中国文化界。当时的政府闻讯将陆续收缴的七百余件文物封存于县教育局,后移交省图书馆,解放后入藏安徽省博物馆。另有楚王鼎、豆、簋、勺、簠等十数件铜器流至天津宝楚斋李氏,后入藏天津博物馆。

寿县,古称寿春,是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历时19年,地下藏有丰富文物。李三孤堆便是传说中的楚王陵所在。

在这批出土的楚铜器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代表,当为战国晚期青铜器“楚王酓鼎”。

鼎,是殷周青铜器中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器类,它既是炊器、盛食器,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器物,还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如《左传》宣公三年就记载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王酓鼎铸于幽王四年, 即公元前234年。楚幽王,熊(写作盦)姓,名悍,公元前237—228年在位。楚王酓鼎共有两器。大者通高53厘米,口径45.5厘米,腹围148厘米。该鼎直口,一对附耳,平盖沿下折,盖上有三个H形钮,正中有一个衔环钮,器底微外鼓,三蹄足甚高。盖和耳满饰菱形纹和云纹组成的几何纹,腹部有一道凸弦纹,其上亦饰菱形纹和云纹组成的几何纹,足上部饰浮雕兽面。铭文共有六十六字,分布在鼎盖内、口沿、腹部等处。记楚王酓在战争中所获青铜兵器,于正月吉日销熔,改铸成此鼎,以供岁尝之祭用的史实。器腹与盖内铭有工官冶师及其助手的名字。器口与盖内还各铭“集脰(厨)”二字,说明此器归楚王室庖厨机构掌管。

另一件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与上一件形制同而略矮,通盖高51.8厘米,共有铭文六十二字,内容除铸工名与上一件不同外,余大致相同。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其国君为熊氏。楚国都邑曾几经迁徙,公元前241年,楚王考烈为避秦国威胁,将都城迁至寿春(今寿县),后为秦国所灭。

楚王酓鼎形体大、铭文多,雄浑敦厚,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

此鼎铭文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著名学者陈振濂评:“细劲的、弧形的、松动的线条与结构,反映出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在战国诸器中,我们很少得见像“楚王酓鼎”这样舒展自如的金文。

楚王酓鼎铭文以器成形,器口边缘窄长,故铭文脱开排列在器物的四五个地方,从而体现了楚器在创作时审美意识的自由性。这种新颖的处理与之前西周“大盂鼎”“毛公鼎”等传统金文纵横匀称、集中的排列方法完全不同。

“楚王酓鼎”铸造较晚,此时楚系文字已趋于成熟。相对于两周金文来说,不仅文字风格偏于灵动,文字线条的起止也有着明显“刀”的意趣。

不唯如是,“楚王酓鼎”铭文一改之前甲骨文、陶刻符号、金文大篆等以长结体为正统的惯例,取势扁方,具较强的创新意识。这种扁方结构既富于形态上的变化,又具有明显的生命律动。尤其是一些弧线的运用,如上弧和下张的变化,使整个点画显得婉转流畅、轻盈灵动,充满韧性与张力。作为结构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弧线率意而为,自由流畅,体现了楚篆风格的整体特征,并在后来的竹简木牍书法的章法处理上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只是楚篆简牍的用笔上略显厚重,结字相对趋于“隶化”。

察视“楚王酓鼎”铭文,一方面可以看出高度文明的楚文化虽然与齐鲁、山陕等北方的风尚不同,但是以楚国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明曾有一度超越黄河流域文明的短暂趋势。另一方面,在书法意义上也可以看出曲与直、方与圆、奇与正之间的抽象关系的处理,进而认识到除了草书直接的连贯之外, 也还存在像“楚王酓鼎”铭文这样依靠线条变化而展现出的间接连贯。

在这个层面上,楚王酓鼎的文字书写是突破前人的,在书法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

□董磊

新闻推荐

来自警营的温暖悄然而至

2020年12月31日上午,一场大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我与教导员郑靖就带着各种慰问品和迎河政法党支部的战友们对辖区贫困党员群众...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