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脱贫 实干致富
本报记者 苏国义
时间如果能退回到两年前,寿县茶庵镇关岗村的贫困青年孙仁义怎么也想不到,今天他能成为镇里有名的养牛脱贫户。
今年36岁的孙仁义,是两个正在上学读书娃儿的爸爸,一位身患癫痫病、糖尿病的聋哑女子的丈夫,一位60多岁没有一技之长的老人的儿子。全家五口人的所有经济开销几乎全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除此之外,他还要时刻防范妻子发病住院。因为妻子一旦病重住院,他就要准备数万元来支付医疗费。收入本来就少,加上病患妻子拖累,几年折腾下来,孙仁义家成了镇里重点关注的贫困户。
2016年,扶贫工作人员经过走访了解,获知孙仁义有多年为他人养殖肉牛的打工经历。在扶贫工作人员的鼓励下,不善言辞的孙仁义鼓起勇气对扶贫人员说:“我不缺技术,也不缺干活的劲,就是没有资金,不然我就是靠着养牛也能脱贫致富。”掌握了孙仁义的情况后,在市委政研室的指导帮助下,镇村为孙仁义家首先进行了危房改造,帮助其盖起六间新房,之后根据孙仁义家的实际情况,安排了40000元的扶贫贷款,帮助其扩大养牛生产。2016年下半年,在各方力量的扶持下,孙仁义家中养殖的肉牛数量一度达到了20多头。年底靠着多年帮助别人打工的养牛、屠牛经验,孙仁义将家中养殖的10头成年肉牛送上了当地的牛肉市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获利40000余元。
“孙仁义扎实肯干,特别能吃苦,每天早晨5点多钟,尤其是冬季天没亮的时候,他就带着父亲一道准备牛要吃的草料,打扫牛圈,一早晨光清除牛粪,他们就要铲出一板车来。”“那牛圈里的味道,人待在里面可真不好受,但人家孙仁义就能干下来,我们村里没有人听他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他这样干下去不仅能够脱贫,说不定还能发家致富。”孙仁义的勤劳踏实赢得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他也成为了本村乃至周边村镇经济收入较差的村民争相学习的榜样。
如今,孙仁义在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新盖起了一个可以同时养殖40余头牛的标准化养牛场,场子里通风设备、冲洗设备等一应俱全,每天孙仁义将这里收拾的就像家一样整洁。孙仁义说:“我得伺候好这些财神爷,现在我这里养有14头牛,其中七头是母牛,今年它们又新下了两头小牛,这两头小牛喂大了,怎么着也能给我家带来两万元的纯收入。”当下孙仁义盘算着,如何把养牛头数逐步扩大,腰包鼓起的他,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当地最大的养牛专业户。
【短评】农村有句俗话“身上带毛的都不算钱”,这句话换在当下就是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脱贫的道路上,很多贫困户都想过依靠家禽、畜牧养殖来脱贫致富,但是技术这一关过不去,结果往往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孙仁义有多年帮他人养牛、屠牛的打工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了他宝贵的技术积累,政府相关部门掌握这些情况后,对其进行精准帮扶,使得他顺利脱贫。孙仁义的脱贫给很多正在迷茫的经济较差的农户提供了榜样力量,让他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新闻推荐
寿县·张有继第一次想家,真真切切地想家,是我六岁的那一年——一九七一年。刚过罢年,一大早母亲就给我穿好了头天初洗的新衣服,挎上她连夜精心包的一竹篮饺子。第一次带我去二姥姥家,给她老人家垫缺...
寿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