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风里播下文明的种子 怀新平
在三月的春风里,“淮南好人”、寿县出租车司机孙维福每天驾驶着干净清爽的出租车,在古城内外忙忙碌碌。他贴心的服务、热情的微笑、干净整洁的车体、安全舒心的客运,成为寿县古城一道过目难忘的流动风景。在三月的春风里,安徽省“最美家庭”的女主人蒋荷芝,如同往年往日一样,精心照顾着植物人弟弟。她这样对自己的弟弟不离不弃,已经17年。她用自己的大美心灵、大爱行动,坚守和谱就姐弟情深的“马拉松长跑”。在三月的春风里,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敬老院、孤儿院,为老人和孩子们理发洗衣、铺床叠被,送去点点爱心和丝丝温暖。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山坡、公园、空地,栽种一株株苗木,绿化城市,美化家园。越来越多的人们,奔忙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巷里,进出于脱贫帮扶对象的家中。他们,正在三月的春风里,播下文明的种子。
有人问,为什么三月的春风格外温馨?——那是因为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雷锋。55年前,22岁的雷锋年轻的生命从此定格;然而,他的精神却永续活着,被人们薪火传递、传承颂扬。雷锋虽然逝去,但“雷锋”并未远离。今天,雷锋已然成为我们的精神丰碑,雷锋精神也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融入汩汩流淌的文化血脉。雷锋,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自己人生的长度,但却完全可以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利他,可以让每个人有限长度的人生之路更为宽广更为丰厚。
精神是烛照前行的灯塔。学雷锋完全不必局限于三月;我们每个人亦可以成为“雷锋”。学雷锋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内在的素养。当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够伸出援助而温暖的手,这就是“雷锋”。当我们能够以文明的标准规范日常言行,这就是“雷锋”。当我们能够立足本职敬业、精业并乐于奉献,这就是“雷锋”。此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为“雷锋”:出租车司机把自己的出租车清洗干净,不讲脏话,不往窗外吐痰;公交车司机少一些焦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刹、多一些稳缓;马路上的行人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驾驶人员在斑马线前多一些礼让行人;小区里的居民不要为了一己之利,毁坏和侵占公共绿地……由此可见,雷锋并不神秘,雷锋精神也并非遥不可及。他就在你我身边,就在你我的生活中。学雷锋,不是光说不干;学雷锋,也不仅仅只限于3月5日。如果你想成为“雷锋”,时时、处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皆可成为“雷锋”。雷锋,是利他、善举行为和向上向善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不仅需要高耸入云的枝干,也需要茂密发达的根系;一个梦寐于追赶和超越的城市,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精神高度,更要有根深千尺的精神厚度。在三月的春风里撒一把文明的种子,一缕春风吹过,那种名字叫做文明的种子发芽、拔节。最终,文明的映及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2月25日,记者在寿县迎河镇采访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奇和称道的事情:该镇老街渔具店的居民李应元老先生虚岁104岁,耳不聋眼不花,每天看书读报一两个小时。记者与之攀谈,老人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据了解...
寿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