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做表率 禁烧不再难
■ 本报记者 孙玉宝 范孝东
近日,记者来到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孔集村,远远望见田地边一处“秸秆禁烧看护点”遮阳棚下,几位戴着红袖标的同志正在讨论着什么。走近一看,是孔集村党总支书记孔维山正带着几位党员学党章。
孔维山告诉记者,禁烧期间,全村党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农户联系机械,帮助收运秸秆。村党总支利用工作间隙,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趁着大家都在一起,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
今年麦收以来,八公山区发动全区党员,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上门宣讲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知识,下田巡查防范火情,为农户联系收运机械,让粮食迅速入仓,秸秆快速离田。同时,部署党员干部包村连户,严格日常值班制度,责任到人,任务到田。据了解,仅山王镇就发动了540余名党员参与禁烧服务,保障了该镇2万亩秸秆的及时处理与利用。
“学要经常,做要实在。麦收期间,党员们主动带头禁烧,做好表率,带动亲友邻里对禁烧工作的支持。 ”山王镇党委书记彭华玉介绍,通过党员一人带全家、一家带四邻的模范效应,换来了群众对禁烧的积极支持。
在八公山区,除了禁烧,秸秆处理利用同样看得见党员的积极参与。山王镇工农村党员蔡兆成联合其他农户,成立农机合作社和秸秆加工厂,不仅解决了全镇秸秆的收储与出路问题,而且能前去凤台、寿县等地收运秸秆。
“秸秆经压缩,加工成环保颗粒,可供电厂燃烧发电。 ”蔡兆成向记者介绍,秸秆加工再利用,能保护环境,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一举多得。他与几位农户合计,决定成立秸秆加工企业,并且合作购买了3台打捆机、2台搂草机,可为农户提供收运、储藏、处理一条龙服务。 “目前,合作社每天可打捆1000捆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40吨,不到两天,就将全镇的秸秆全部处理完了。 ”蔡兆成说。
新闻推荐
省投资集团一行赴寿县给贫困家庭送爱心
寿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