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六安小伙十年抢救“大别山的话”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5-03 11:32 大字

撑杆子、小攮子、赚头……在普通话盛行的今天,即使来自大别山的年轻人,也不一定能弄清这些话的含义。而在六安,29岁小伙管亚伟却对这些“土得掉渣”的方言俗语情有独钟,十年间寻遍大别山,研究不辍。近日,他的新著《大别山的话》出版,成为皖西民间第一部方言研究专著。

《大别山的话》全书共3万余字,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谚语俗语、歇后语、方言侃儿、谜儿。 “这些都是我近年来在皖西各地搜集的,经过考证然后精选出来的。 ”记者看到,该书收录的方言俗语,每条后面都对应有注解,大都行文简洁,个别词条后附有详细的注释,具有较强的资料价值。

管亚伟对“土”的东西感兴趣,和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他的父母都在文化系统工作,对庐剧、皖西民歌等均有研究。管亚伟从高中起就对这些民间文化萌生了巨大兴趣。2003年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在父母的帮助下,走村串巷搜集民歌和庐剧,并小有成就。2010年和2011年,他先后出版了 《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根在大别山——庐剧》两部书,在业内崭露头角。

搜集民歌的过程中,各地的方言成了“拦路虎”。管亚伟回忆,多年前六安县有个同学结婚,新娘到男方家门十步处,要举行一个跨口袋的仪式,支客(相当于司仪)在一旁唱“传袋(代)歌”。现场有唱有和,十分热闹,但唱词充满方言和成语典故,管亚伟一句也没听懂。仪式结束后,他央求老支客,让他再唱几遍,然后用谐音字记在红纸上回家研究……打那以后,管亚伟便开始留意搜集方言俗语。

“说起老百姓口中的话,零零散散,张口就是,闭口则抠尽脑汁也是想不出来的。 ”管亚伟说,方言俗语是活在群众中的语言,记住它们,纯属碰巧,关键是留心。一次,他和同事在山里一小饭馆吃饭,他催朋友快点吃,老板调侃道:“有催人过岭的,哪有催人‘种颈\’的! ”他听后好奇便问何意,原来“种颈”形容往嘴里扒饭之状,是吃饭的意思。听后,管亚伟和同事哈哈大笑。而同样是表示吃饭,霍山方言有时称“捣喉”,寿县叫“搁饭”,霍邱叫“斗饭”,不一而足,十分有趣。

“很多方言,就是当地独特民俗文化的体现,研究起来别有意味。 ”说起方言中蕴含的文化特色,管亚伟信手拈来,如大别山区称 “猪舌头”为“赚头”,把雨伞叫“撑杆子”,目的是避开“折”、“散”这些不吉利的字眼。而有些行业和地方喜欢用一些只有自己才懂的隐语,如数字“7”,霍山当地老一辈人叫 “小攮子”,就是短刃、匕首的意思,这在方言学中被称作“侃儿”。

大别山地区很多歇后语和谜语也充满地域特色,让人过耳难忘。一次,管亚伟给小学生讲课,借题发挥说了很多,课后一个同学对他说:“你真是苏家埠的挂面! ”他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学生答:“搭上就扯呗! ”原来六安苏家埠镇的挂面远近闻名,因而就有了这句歇后语。像这样充满地域风情的语言在 《大别山的话》中都有记述,“现在懂这些语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抢救这些即将消亡的方言,就是抢救当地的民俗文化。 ”

“这样的书很难畅销,跟赚钱更搭不上,甚至连吆喝都赚不来。但对传承中华文化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著名影视编剧杨国强如是评价管亚伟的研究。在 “翻译”民歌、方言的时候,有时要听录音好几百遍,但管亚伟乐此不疲,没有叫过一声累,仿佛自己对民间文化的兴趣,久而久之已变成一份责任。接下来,管亚伟海准备把大别山区的土菜、民间故事、医药偏方等分别写出来,“计划写10本,做成大别山民间文化研究的一个系列”。

本报记者

程茂枝

新闻推荐

水管埋下三年未见一滴水寿县正阳关镇村民质疑农村饮水工程成摆设

寿县正阳关镇村民质疑农村饮水工程成摆设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