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老手艺
“戗刀磨剪子”“换锅底喽”,在很多成年人的记忆中,手艺人走街串巷,带着悠长的吆喝声,让人回忆起来总是感觉那么温暖。如今,随着时光流逝,这些老手艺已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10月28日,70岁的赵建忠走出家门,背着手往铺子走去。他的铺子是三年前租下的,用来加工白铁皮制品和换锅底、壶底。
“我12岁开始学的这门手艺,当时我还在上小学三年级。”赵建忠说,那时邻居是做白铁皮加工生意的,他经常到邻居家去玩,看着邻居做各种白铁皮制品很好看,就用心看邻居如何制作,偷学了这门手艺,还学会了修补瓷缸、瓷盆和换锅底等。
有一天,赵建忠拿着邻居的工具用白铁皮制作了一个水舀,邻居看后感觉手艺不错,就让他有时间做一些长把的水舀帮着卖。“这种水舀主要是卖给船民用的。”赵建忠说,此后他做了一些长把水舀,邻居把卖的钱全给了他,他便拿回家给父母补贴家用。
赵建忠长大后进工厂做了钳工,后来又调到一家单位专门从事机电维修。退休后,赵建忠摆个摊子做点小买卖。前几年收摊不做后,有人建议他开个白铁皮加工铺子,把老手艺给拾起来。
赵建忠家在淮河田家庵码头南边,这里曾是淮南最热闹的地段。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这里已成为老城区,铁匠铺、杂货铺保留至今,有些市民购买铁制工具、小百货等,仍然会到这里。2018年10月10日,赵建忠在港口二路租了一间门面房,把他的铺子开了起来。
铺子只有几平方米,里面堆满了东西,他在门口支起一把伞,摆了一张旧桌子当工作台。“我这个锅底漏了一个洞,看看能不能补下?”一名男子拿着一口铝锅过来。赵建忠接过铝锅看了看,建议更换一个锅底。
“换一个锅底,最快也要半个多小时,我的锅底全部从河南厂家直接进的货,材质比较厚实。过去在淮南当地能进到货,但因为换锅底的手艺人几乎没有了,现在在淮南已进不到货。”在赵建忠铺子里的柜子上面,整齐地放着几个十铝锅底,他边说边拿出一个工具在铝锅底部画线,准备沿线将旧锅底剪掉更换新锅底。
赵建忠铺子门口还挂着他制作好的白铁皮制品,有灌香肠用的漏斗,有加工豆饼用的多头豆饼壶。其中还有一个不锈钢小水桶。“这个小水桶是我儿子过一周岁时,我给他做的生日礼物。”赵建忠说,小水桶很有纪念意义,几十年来都没舍得丢掉。现在重拾这门手艺,除了做白铁皮制品外,就是给人换锅底、壶底,不知道这门手艺能走多远,将来会不会消失。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空港申报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具基本条件 总体方案(初稿)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两年前,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就明确,将统筹推进临空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如今,这一工作进...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