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庭寒雁: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澎湃新闻 2020-11-04 06:58 大字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如果说宋玉是“千古悲秋之祖”,他在《九辩》中曾经写下了“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名句,开后世“悲秋”的先河。

那么刘禹锡则可以称得上是“喜秋”的代表人物了,他的《秋词》在一众“悲秋”的诗词作品中独树一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将秋日的萧瑟沉郁一扫而空。

但有时一阵秋风,一树寒鸦,一队南飞的大雁,就能激起文人无限的惆怅。这位说“秋日胜春朝”的刘禹锡,其实也有着“逢秋悲寂寥”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从他的另一篇诗作中,来感受一番不一样的秋日情怀。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曾经被贬谪到当时比较偏远的南方地区,这首诗应该就是创作于他独在异乡的这个时期。

当时寒秋已至,天气转凉,一阵阵秋风带来萧瑟的气息,鸿雁南飞的景象更是触动了刘禹锡的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作。

首句的“何处秋风至”,诗人陡然发问,秋风是从哪里吹来的呢?

接下来的“萧萧送雁群”,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下笔,既写了风吹树木的“萧萧之声”,又写了随风而来的“鸿雁之景”。诗人的耳边是萧萧风声,眼前是雁群高飞,他的思绪也随之展开。

诗的最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说的是,早晨秋风就吹到了庭院里的树木上,独在异乡的“孤客”最先听到了它的声音。

按理说,秋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响,人们应该同时听到,不该有先后之分,但是只有孤客是“最先”听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时序和物候是极其敏感的。

诗人的笔触从天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最终聚焦在了羁旅他乡的“孤客”身上,由远及近,步步换景,借景抒情。把他的羁旅之情和思乡之心,都融进了无边的秋色里。

让生性乐观的刘禹锡如此满怀惆怅的,除了来去无踪的萧瑟秋风,还有空中向南迁徙的雁群。

大雁是一种候鸟,它们秋季南飞,春季北归,向人们昭示着季节的更迭。望着鸿雁南来北往,思乡的人却偏偏不能归乡,内心总有说不尽的惆怅。于是古人便寄情于雁,让秋雁承载着思乡怀亲的情感。

在《汉书·苏武传》中还有一个“雁足传书”的典故,使“鸿雁”成为了书信的代名词。

传说,苏武出使匈奴,被无理扣押。汉朝要求放还苏武等使臣,匈奴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

但是汉使对单于说:“汉昭帝在上林苑中射到了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一封书信,写明苏武还被扣留在某一个沼泽地区。”

单于听过之后十分惊恐,只能让苏武带着九名随员返回了汉朝。从此“鸿雁”就不仅仅是游子羡慕的对象,它还成为了信使,为人们传递着思念。

不论是王湾笔下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还是韦应物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又或者是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我们都能够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他们远离故土的愁绪和内心深处的相思。

“秋雁”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也是历代画家常画的题材。宋代画家的这幅《寒汀落雁图》,就描绘了汀渚上成群的大雁正在休憩,让我们由近及远来仔细欣赏一下。

▲《寒汀落雁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125.9cm×92.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近岸处水面如镜,滩石分明,白色的水鸟正在水中觅食。画家用浓淡不一的笔墨,来表现远近树木。近处的树木,墨色浓重,细节突出,远处的则用淡墨绘出,省去细节。

离我们最近的这一棵,树叶已经掉光,只剩下满树枝桠。还有四只寒鸦栖息在枝上,它们背羽漆黑,前胸雪白,小巧可爱。

树下的河滩,水草丛生,六只大雁正落在这里休息,它们有的鸣叫,有的静卧,还有的在水中嬉戏。顺着河流向对岸望去,坡岸上也有几只大雁,或许正是它们的同伴。

在更远的地方,河滩隐约可见,岸边芦苇飘摇,杂树纷披。一队大雁已经从河滩上起飞了,它们一只接一只地飞向天空。

全画设色古朴,构图严谨,画家善用墨色浓淡和景物大小来区分远近。画中的鸟雀姿态生动,能够融进整体的背景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面对同样的秋色,不同的心境,往往能生发出不同的感触。有人叹“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也有人说“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是萧瑟冷寂,还是秋高气爽,都在观者的一念之间。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原标题:《秋庭寒雁: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有一种坚持叫法官带伤开庭

本报讯(记者王玲通讯员陈慧珺常振鹏)日前的一天下午,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孔店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这是一场普通...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