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原是悯农人

铜陵日报 2020-09-03 10:32 大字

□周振国

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扬州节度使,曾任御史中丞,又称司空官职的李绅,因慕其文名,邀其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姬作陪。席间,面对佳肴美酒、歌姬美色,刘禹锡感慨颇多,赋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意思是说你李司空大人早以见惯了这种奢糜生活,把它当成了寻常事,而我刘某人却很看不惯、很痛心。成语“司空见惯”便出自这个典故。

千古传唱的《悯农》诗,可谓妇孺出口成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李司空李绅,是青年时期的李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就的,李绅也因此被誉为悯农诗人,受人称道;而其中的《锄禾》篇,则常被用来劝诫人们要懂得耕作之艰辛,爱惜和节约粮食。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悯农诗人后来却因漠视民间疾苦、习惯奢糜享乐而成了一则常用成语典故的主角。司空见惯的意思,是说见得多了,就见怪不怪,而史料说李绅是“渐次豪奢”,也是说在官场混得久了,习非为是,逐渐蜕变的。据说,后来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成百甚至上千贯,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差不多在几万到几十万元之巨,可见其穷奢极欲。李绅因病从宰相位下来后,任淮南节度使,仍以旧宰相之威霸镇一方。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担惊受怕,不少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有下属向他报告这一情况,他不屑地说:“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被风吹走的都是秕糠,不用来报。” 李绅还热衷于拉帮结派,积极参与“牛李党争”,并在著名的“吴湘案”中为取悦李党老大宰相李德裕而枉杀吴湘,也因此,死后的他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从同情百姓、为不平而鸣的青年诗人,到视美酒美色为“浑闲事”,甚至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的腐败官员,作为历史名人的李绅的蜕变之路更是给人以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当下正在大力倡导节约之风,遏止“舌尖上的浪费”,其现实意义,在于警醒人们不能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不能改了初心、丢了本色,对各种讲排场、比阔气的消费陋习,对种种奢侈浪费现象,绝不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要像刘禹锡那样,像李司空大人从前那样看不惯,并身体力行,努力从点滴做起,从文明用餐不剩饭菜做起,使文明节俭成为自觉行动、成为社会风尚。

新闻推荐

“励志女孩”崇德向善好榜样

本报讯(记者孙鸿)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向上向善,自7月份开始,淮南市妇联在全市范围...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