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本报讯(记者 孙鸿)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在此期间,市减灾救灾委员会根据淮南市实际,推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科普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地区和行业特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要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公益短信、微信微博公众号、知识竞赛、摄影比赛、作品征集、在线访谈、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
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火车站、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泵站闸门等人员密集场所、重要设施和“生命通道”的隐患排查。
开展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县域应急物资保障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机制,在多灾易灾县(区)推行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储备等多种方式,补充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峰值需求。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等。
开展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活动。加强各类应急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能力,强化职责,不断提升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统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积极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经验,努力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
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危险化学品等事故,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可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促进公众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能够及时转移避险,同时完善基层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机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凌云)5月11日,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分别发布了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通知,两所高校皆实行分批错峰返校...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