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繁简分流 实现速裁快审 淮南市法院系统“分调裁审”提质效减诉累

淮南日报 2019-11-28 09:20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东华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检视问题,通过落实“分调裁审”机制,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简单民商案件审判效率,有效减轻群众诉累。

成立调解速裁团队,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简单民商事案件审判效率不高的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和7个基层法院均成立了分管院领导领衔的调解速裁团队,成员包括员额法官、特邀调解员等。团队负责在案件繁简分流的基础上,科学运用审判资源,依法对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商事案件进行先行调解或速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审判质效。

加大案件分流力度,提高裁判效率

全市两级法院速裁团队配强人员,将审判业务熟练、善于做调解工作的法官安排做调解速裁工作。调解速裁团队设置分流员,负责确定案件应当适用的程序,根据不同情况,将案件转入先行调解程序、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特别程序或普通程序。先行调解程序包括人民法院调解和委托调解,在十五日内完成,最长不超过三十日;速裁程序案件一般在十日内审结,最长不超过十五日。通过案件繁简分流,缩短了审理周期,极大提高了简单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办理速裁案件5723件。

加大多元调解力度,化矛盾于诉前

除了速裁以外,诉前先行调解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提高处理纠纷的效率。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辖区7个基层法院均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办理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等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事宜,多元纠纷化解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法院系统利用基层法庭、诉讼服务站、社区法官工作室等,建立诉调对接网络,开展法律宣传咨询、矛盾排查化解、指导人民调解等工作,力争小矛盾小纠纷不出社区。先后制定了保险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建立涵盖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保险纠纷、涉侨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十几个领域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机制,理顺管辖范围,确保需要调解的案件能分流出去,分流后有专人负责,办结之后有卷可查。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办理委托和委派调解案件10841件,调解成功2956件,调解速裁案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67.6%。

新闻推荐

“5G+宽带”,淮南开启“双千兆”智能新时代

“双千兆”,即5G无线网络的下载速率超千兆和千兆小区的光网络带宽超千兆。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5G网络和千兆光纤宽带...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