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文明城市创建注重惠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创城惠民,共享文明“福利”
大通区南城菜市场属于老旧菜市场,原来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最怕的就是雨天,污水满地,臭味熏人。”附近居民周大爷说。针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大通区利用近3个月时间,对南城菜市场实施了标准化改造,让市场环境“脱胎换骨”,群众购物更加舒心。“区委、区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实事,给区委、区政府点个赞!”周大爷说。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成为群众的美好追求。“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需求,都与其自身的日常生活有关。创城既要靠民,更要惠民,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实事入手、破题”。大通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文明城市创建突出民生思维,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新变化,赋予了创城工作浓浓的民生情怀。该区以实施“八大提升行动”为主抓手,狠抓市容环境整治和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改造等民生薄弱环节,从关乎百姓生活的一条路、一小巷,一盏灯、一水道,一棵树、一块砖等点滴做起,持续优化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大通区是淮南的城市源头,属于老城区,生活小区休闲锻炼场所缺乏。为此,该区实施了“绿地行动”,建设了环铁路、园艺路、窑神庙二期3个游园,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街头游园就是一座小公园。每天早晨和傍晚,附近的居民都来这里休闲、锻炼,愉悦身心。”家住瀚城小区的王玉玺大爷说,这是创城带来的新变化。
聚焦城市环境改善,大通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庆东路、洞山东路、田大南路、朝阳东路等主干道开展整治提升工程,投入资金180万元对22条小街小巷、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实施空中线缆整治,移除主次干道歪斜、废弃等线杆。加强城市日常管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整治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79条。同时,大力开展市场环境整治行动,完成南城市场、金丰易居两个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开展整治小餐饮小作坊和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达标。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和傍晚,在大通城区主要道路岔口,都能看到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指挥着市民有序地过马路。交通秩序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该区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广泛开展“礼让斑马线 文明我先行”活动,推动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此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城市管理文明督导员65名,坚持定点执勤与定时巡查相结合,劝导纠正占道摆摊、店外经营、流动摊贩等不文明行为1万余起,着力解决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该区对小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对15个社区开展集中整治,持续开展整治行动,清理社区垃圾杂物、各类墙体“三乱”广告,拆除私搭乱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公共设施缺乏,环境脏乱差。区委、区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创建为民实事内容,通过设施改造、加强配建、绿化美化,使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实现了老旧小区“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目标。新装的路灯让巷子亮堂了,粉刷后的墙壁使楼房展新颜;曾经的私搭乱建不见了,坑洼的路面平整了;社区广场让居民更热衷于健身了。眼下,一个个老旧小区洋溢着和谐、文明的氛围。
天刚蒙蒙亮,大通街道环卫工人就已走出家门,把辖区各主干道打扫干净,将街边垃圾全部回收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经过一番“梳妆打扮”,街道变得整洁,等待着迎接早起的人们开启新的一天。不仅城市有保洁员,乡村也有保洁员。该区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提升农村垃圾“三清两化”标准,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收集、治理体系。目前,全区市场化作业公司配备保洁人员400多人,各类环卫车辆160余辆,投入移动式塑料垃圾桶4890多个,区财政在城乡环卫一体化706万元的基础上,投入了环境治理经费224万元,保障垃圾清理作业长效运转。
创建文明之城,共享文明“福利”。大通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下一步,该区将以街道、社区、小区整治为重点,持续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和标准化建设,不断提档升级文明创建成果,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记者)位于田家庵区广场北路的赵店菜市场在创城之风的吹拂下,目前已全面升级改造。赵店菜市场是在低洼地段建起的...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