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网微端” 共享融通 专访皖西日报社总编辑吴前俊

淮河早报 2019-04-22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李 钧 廖凌云 摄影报道

4月19日,在2018年安徽经济好新闻评选活动期间,皖西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吴前俊接受了记者专访。

吴前俊多次来过淮南,对寿县更是非常熟悉。他说,淮南与六安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直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中联系密切、合作广泛。淮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美丽城市,如今的淮南,正通过“文旅融合”、“云海战略”等而变得五彩缤纷。

谈到未来融媒体的发展方向,吴前俊认为,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技术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地方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深思。对此,吴前俊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从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着重从改变新闻生产方式、采编流程入手,通过建设中央厨房,对融合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一体化推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互动融合、互促互进。二是加快新老融合。加快推进报刊、微端一体化发展和深度融合,增强新闻宣传的思想性、权威性、创造性和针对性,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更加多样,更加亲民。三是推进机制改革。要建立适应全媒体传播要求的地方党报新型业务架构,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采编队伍。

近年来,皖西日报社也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地方党媒优势,瞄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最新发展,坚持移动优先,把建好的新媒体作为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推动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格局,稳妥建立“报、网、微、端”的全媒传播渠道。把原创、优质、稀缺、导向正确、益智启思的内容作为根本追求,特别是着重提高原创内容生产能力,落实到媒体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中,努力实现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吴前俊介绍说,当前,皖西日报社正抢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与合作的有力时机,从报社内部年轻记者、编辑入手,组建一支灵活、精干的全媒体记者队伍,以点带面,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充分运用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增强融媒体产品传播力。例如,皖西日报社与新华社现场云合作,在皖西地区率先组建直播团队。2018年以来,皖西日报社完成直播100余场,其中六安马拉松比赛直播,点击率达66万人次。吴前俊表示,皖西日报社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淮南日报社等兄弟媒体合作,打造一批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爱不释手的融媒体作品和产品。

新闻推荐

曾是淮南国企普通员工的他,现被誉为“中国健体第一人” 身在美国训练的他,时刻牵挂家乡牵挂家乡健身爱好者…… 走得再远,也要回家看看

本报记者李舒韵摄影报道说到健身,不少人都会想到那些浑身涂抹着橄榄油,在聚光灯下通过不断变换姿势和造型,全方位展示“腱子...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