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短暂又如何 相聚珍贵才永久淮南、淮北两地小记者举行交流活动 51对小朋友结成研学互助好伙伴
带着对中国能源之都、成语典故之城、豆腐发源地的向往,3月23日上午9时,51位淮北小记者慕名来到淮南。两天时间,淮北小记者马不停蹄,分别参观了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市博物馆、淮南好人馆、非遗文化中心和八公山风景区,并亲手尝试了磨制豆浆制作豆腐,学习了捏面人。
昨天下午,51位淮北小记者应邀来到田家庵区第十七小学参加两地小记者交流活动,与51位淮南小记者一道交流研学感受,结成51对研学互助好伙伴。
孩子们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在短短两个小时的交流活动上,两地小记者对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科学现象一起进行探讨,一起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验证着。他们还不时交谈着各自心目中淮南、淮北的印象以及两地的风俗。
事实上,51位来自淮北的小记者有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到淮南,最多只是从电视、报纸上简单地了解过淮南这座城市。“在我的想象中,淮河岸边的淮南应该有很多水,城市里有很多船,来到这里,发现淮南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有很多高楼大厦,跟我想象中差别很大。”淮北小记者郭俊成说道。几位求知欲颇为浓厚的淮北小记者,如吴雨欣、陈慕洋、杜依琳、刘怡辰等,则一路上搜集与淮南有关的成语典故:在淮南好人馆里,她们听说了“时苗留犊”;在游览八公山风景区时,她们津津有味地听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典故。
巧的是,51位结对淮南小记者有不少去过淮北,还有一部分通过课本、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对淮北这座城市有过了解,因此淮南小记者跟新结对的淮北朋友聊起两地的风土人情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话题,结对的小记者们越谈越投机,纷纷互留联系方式,承诺彼此要做好朋友。
细心的小记者们还给双方精心准备了礼物,礼物虽小情谊却真。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分别前,两地小记者互相拥抱、祝福,期待下一次有机会还能再相聚。离别时,淮北小记者邀请淮南小记者有机会一定要去淮北做客,届时他们将尽地主之谊招待来自淮南的好朋友。 本报记者 李严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首次分红大会,俺就领到了3540元,资金变股金就是好!”日前,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臧巷村村民臧孝奎告诉记者。去年开春,...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