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还八公山一片“绿水青山” ——八公山区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促进绿色发展

淮南日报 2018-06-12 17:37 大字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石 成

6月初,驱车穿过蜿蜒的山路,进入山坳里的八公山振旺精品石料清洗厂柏架山环境治理项目处,眼前的景象焕然一新:湛蓝的天空下,是一片开阔平整的土地,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已经披上了绿色新衣,曾经堆满碎石的采石坑口已经雨水积淀成水面,绿波荡漾清澈见底……这是八公山区推进矿山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八公山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八公山最美的底色,加快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环保问题整治等工作,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富区、绿色惠民,努力打造生态新优势。

“守住生态,为八公山的将来储存幸福。”

八公山区山石资源丰富,全区曾有分布广泛的14个采石塘口,整个山区机声隆隆、马达轰鸣、开山炮声不断、烟尘铺天盖地……多年来周边群众“靠山吃山”,盲目开山采石,使地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较重破坏。

2014年底,八公山区全面拆除辖区内证照不全的石料、石灰加工企业;近几年来也始终保持非煤矿山整治的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非法盗采山石资源行为。

但是,经过多年露天开采,八公山的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出现不少光岩壁、乱石堆,不但造成水土流失,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加强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还八公山一片绿水青山,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也是当地政府的职责所在。“八公山守住了生态,就守住了幸福。现在的生态修复,是为八公山的将来储存幸福。”

“生态治理,让八公山的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在八公山振旺精品石料清洗厂柏架山环境治理项目处,记者了解到从今年3月份项目启动至今,已经投入220多万元,平整出林地150亩,灌草地200多亩,栽种了桂花、香樟、广玉兰等6个品种的12000多棵树,播撒草籽500多公斤、花籽200多公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们将在加强生态修复的同时做好‘用绿\’文章,发展垂钓休闲类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项目负责人陈宏山谈到治理成效以及今后公司发展方向时,信心满满。

淮南市运输公司八公山建筑材料厂采石塘口治理项目处,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平整过的开阔地面上栽种刺柏、红叶石楠等存活率较高的树种,往斜坡上撒种草籽。“你看,这里的水多清!水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该项目负责人李芳银指着栽种区旁边的水塘告诉记者,这里本来是堆放碎石形成的坑口,这几年因为没有开采山石,经过雨水积淀自然形成了水面,他们将在水塘四周搭建绿色围护栏,进一步保护水质环境。“这座山头因为过去炸山开采已经凹凸不平,我们计划沿山栽种爬山虎,爬山虎一般一年能长一两米,这样经过两到三年生长,爬山虎就可以铺满整个山体。”他指着湖对岸的秃头山高兴地说,到时候这座秃头山就能重披“绿衣衫”了。

“矿山环境治理对我们群众来说是大实事、大好事!”正在栽种树木的李大爷是附近的村民,他相信治理之后,山青了,水绿了,环境好了,他的生活也更美了。

“运输公司石料厂、振旺石料厂这2个治理项目是我们区今年上半年实施的,6月底前全部完工。”陪同记者采访的八公山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说,为了保障非煤矿山环境治理项目顺利进行,八公山区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对项目实行领导带队每周一次巡查,每天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在采石塘口内及多个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链接值班室电脑及值班人员手机,全天候监控,严防项目施工期间出现盗采、偷运行为等。

“常护常新,让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

近几年来,八公山区将可绿化的石质山和采石塘口作为每年区造林绿化的重点,见缝插绿,能绿则绿,全区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实施区属地方废弃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治理恢复林地33.14公顷、精养鱼塘11.68公顷……一项项治理工程,一个个务实举措,都是在呵护一片绿水青山,打造一方净土蓝天。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为基,推进绿色发展。”采访中,该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区将注重常护常新,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可持续、可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美丽八公山。

新闻推荐

规范停车秩序 提升城市形象

本报讯6月8日下午,全市车辆乱停放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委常委张祖保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市城管、公安...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