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喜看家乡步步高 赵闻迪

淮南日报 2017-10-18 13:58 大字

下班,坐在班车上刷朋友圈,一位文友刚刚晒出六张舜耕山环山道上的风景照,配文是:“雨过天晴,开启环山行动。”巧得很,另一位朋友也随之晒出一组舜耕山山脚下的风景照,配文:“秋日晚霞,美不胜收。”拍摄的内容都是树林、山道、天空、晚霞和健身的人群,那天空和晚霞简直太美了,令人神往,特别是一张沐浴着秋日金色夕晖的山道旁停着一辆绿色自行车的照片,宛如一幅静美油画,那辆自行车,正是煤城人熟悉且心爱的“淮小绿”。

放下手机,望向窗外,秋日的淮河格外清澈,被丰收在望的庄稼簇拥着,玉带一般蜿蜒向远方。天边,漫天云霞绚烂,灿若锦缎。记得三四年前,我们全家人到苏州旅游,进入江浙境内时,满眼青山秀水,蓝天白云,爸爸还说了一句:“啥时候咱们淮南的天空也能蓝得这么洁净透亮就好了。”没想到,没多久这个愿望就成真了。就拿我工作的地方潘集区来说,以前,即便是晴天,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云朵也显不出洁白;如今,天空湛蓝得像刚刚用蓝颜料涂抹过,云朵像雪白的棉花一样静静地悬浮着,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对着天空拍摄,淮南网里也常常晒出市民在淮南各个不同地方拍摄的千姿百态的云朵,为我们能拥有这么一个清澈的天空而自豪、感动。

这些年,家乡令人惊喜的变化又何止天空呢,比如“淮小绿”。记得那个冬天的傍晚,我惊讶地发现小区门口多了一排崭新、漂亮的绿色自行车,接下来,市区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这种绿色自行车,扫码即可骑走,费用低廉、便捷环保、极其惠民,立刻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当时,我从市区到山南新区学习科目三,亲爱的“淮小绿”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风和日丽的周末,跟家人或者三五好友,骑上“淮小绿”去舜耕山、龙湖公园、大通湿地或者淮河大坝,既健身休闲又看了风景,不亦乐乎!

这些年,家乡令人惊喜的变化还有商业街,仅拿田家庵区来说,就有华联、商贸城、地下步行街、家乐福时代广场、新世界休闲生活广场、金地环球港……金碧辉煌的卖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摩肩接踵的场景,跟大城市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一周紧张的忙碌之后,想给自己释压,随便到哪个商场,先逛逛衣服、化妆品、家居用品,然后吃个下午茶,或者去书吧坐一会儿,再看场电影,最后到美食城大快朵颐一顿,高高兴兴回家去。

如果你不喜欢由钢筋、水泥、霓虹灯组成的繁华热闹的场所,可以去亲近自然。咱们家乡原本就是座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些年保护、开发得越来越好,市民休闲游玩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比如:春天去曹庵摘草莓、去郝圩看桃花梨花、去龙湖公园看嫩柳;夏天去潘集摘酥瓜,去焦岗湖赏荷、去瓦埠湖垂钓;秋天去百岔沟、红光村、架河乡摘葡萄,泛舟焦岗湖吃螃蟹,到湿地公园看芦花,到淮河岸边看“收秋”;冬天去寿县赶庙会,去龙湖公园看灯展,去淮河新城逛元宵花市,还有八公山地质公园、淝水之战古战场、寿州古窑、茅仙古洞、廉颇墓、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大通万人坑……许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煤城的魅力越来越大。

这些年,家乡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喜欢运动的人,可以加入“万人健步走”、“半程马拉松”等活动一展身手;热爱美食的人,可以在“龙虾节”、“豆腐美食节”上大快朵颐;爱热闹的人,可以去“曹庵桃花草莓节”、“焦岗湖影视节”、“八公山旅游嘉年华”逛个够;有才艺的人,可以参加“大地欢歌”系列活动展现风采……这么多有趣又有益的活动,光是看看就让人满心欢喜了。

每天都能从朋友圈、淮南网里收到跟家乡有关的各种消息,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折射出美好淮南的蒸蒸日上,都反映出淮南儿女的自信自豪,家乡的明天,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闻推荐

作为全省首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市,淮南市打好科教资源牌,谋求打赢转型发展“主动仗”—— 致力转型,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本报记者 苏 强

作为安徽省首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市委、市政府把创新型城市建设列为“六城同创”的重要内容,摆在全市全面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好科教资...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