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作为全省首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市,淮南市打好科教资源牌,谋求打赢转型发展“主动仗”—— 致力转型,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本报记者 苏 强

淮南日报 2017-10-17 16:23 大字

作为安徽省首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市委、市政府把创新型城市建设列为“六城同创”的重要内容,摆在全市全面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好科教资源牌,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打赢转型发展“主动仗”,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淮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政策不断优化。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淮南市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1235”发展思路为统领,围绕主导产业、高成长性产业,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实施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创新载体建设、知识产权示范、科技金融结合、创新人才建设六大工程,相继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创新型城市建设“1+3”配套政策》、《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意见》、《淮南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为促进淮南市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淮南市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经济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五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1年的46家增加到2016年底的97家;总收入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1家,其中10亿元以上2家,安徽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2家。在全省100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淮南拥有4家,均为淮南市重点培育的上市企业,其中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已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全市国家、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规模由2011年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81家,其中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市创新型试点企业67家。五年来,全市财政科技资金直接投入达2.2亿元,技术合同登记数1488份,合同成交总金额17.6亿元,其中技术交易总额15.2亿元。2016年度全市技术合同登记数121份,合同成交总金额5.38亿元,全省排名第5位。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扩大。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2010年的1359件和308件,增加到2016年的5540件和226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241件和13件,增加到2147件和497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3.9件;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专利金奖4项。五年来,全市取得科技成果237项,荣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在2015年度全省首次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淮南市创新潜力、创新实力、综合能力分别居全省第5、第7和第7位。

——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截至2016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80个,其中新建166个,包括:省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创新平台54个,市级创新平台113个。建设规模取得突破发展。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辐射和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发展成淮南市各类人才集聚、科技交流、对外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五年来,全市共取得农业领域发明专利50多项;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36家;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8家(其中省级2家);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淮地区麦稻持续丰产项目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试验、示范、推广43项。实施“农业科技110”工程,共引进适合淮南地区的动植物新品种64个,推广农业新技术31项。国家级淮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准建设,国家级毛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潘集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打造引才“洼地”,构筑人才“高地”。大力实施“1133研发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领域中培育了31家“研发创新团队”、面向国内外选聘了31名“创新团队带头人”和120多名“带头人助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重点实施“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建设创新团队39家;在大型国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大学和农业科研机构中,建立了7家“院士工作站”和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依靠“双创”打造“双引擎”,淮南市依托高新区、各开发区、大学科技园、高校院所等,利用互联网、电子信息等新技术和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新模式,一批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器,正在兴起发展。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引进高校毕业生来淮就业创业的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创业淮南”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淮南市现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6个,金融支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市政府启动了亿元规模的天使投资基金,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初步形成了创新促创业、创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淮南市通过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方面大胆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出台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1+3”配套政策,积极推进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完善联动有效的科技创新推进和责任机制,通过落实政策兑现和市级科技计划的安排,合理确定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引导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活力。五年来,全市受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申请项目883个,经税务部门核准加计扣除额约20亿元,企业应享受减免所得税优惠2.3亿元,实际减免所得税额9458万元。

“创新永远在路上”。淮南科技工作将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及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主线,以创新型产业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为重点,继续抓好科技创新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农业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淮南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新闻推荐

新婚夫妻6万现金遗忘辣汤店 好心老板捡到如数奉还

刘朝升的挎包失而复得,他拉着老板葛灵敏的手连声道谢,并送去礼品表示感谢本报讯10月16日上午,家住市区丰水源的市民刘朝升带着新婚妻子到北门口的城门楼附近喝辣汤,不慎将装有6万余元现金的挎包遗忘...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