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先争优”耀“东华”

淮南日报 2017-07-14 11:08 大字

本报记者 鲁 松

淮南东华实业集团把“中国梦”与自己的“东华梦”紧密结合,曾经仅靠一把铲子、一辆架车从事简单粗放劳动起家的企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华特色的成功之路。

自从矿业集团剥离后的十三年来,集团党委始终以“党政同心、目标同向、管理同步、责任同当”为导向,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紧紧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多元产业统筹发展,从而使集团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2015年以来,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安排,着力推进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提升经营效益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引导和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破解发展难题、保障安全生产、开展挖潜增效等方面创先进、争先锋,使“创先争优”成为党员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为推进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他们的做法突出以下两点:

强化主题目标 突出争创特色

面对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和企业转型发展的新任务,他们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举旗定向,利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党性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和“敢担当、勇作为”的政治品格,进一步提升了政治理论素养和战略发展意识。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各级党组织都自觉地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化解负能量,凝聚正能量,让大家牢固树立了“我靠东华生存、东华靠我发展”的理念,从而树立起信心、看得见希望、跟得上形势。

强化组织建设 开展“三定”工作

这条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环节。今年初,集团公司党委强力推进“三定”工作,对于业务相近、职能相近的机构,能并则并;对于可有可无、工作交叉的岗位,能撤则撤;对于工作量不饱和、责任心不到位的人员,能减则减。截至目前,集团公司机关由“六部一室”,29个科室,缩减为“五部一室”,27个科室;原有机关工作人员106人核减为80人,人员减少24.5%。基层各单位原有管技人员387人,核减为358人,人员减少10%,其中落聘和低聘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10人、管技人员28人。

可喜的是,通过在党员中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四气”党员蔚然成风:

“想为”的骨气。“想为”指的是主动性。只有主观上想干事,客观上才能干成事。主动想事、积极谋事、认真干事,是对一个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有为才有位”的思想意识,自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状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管理上。

“敢为”的胆气。“敢为”指的是具有开拓精神。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敢于出面,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势敢于应对,面对异常繁重的工作敢于承担,勇做企业发展的开路者和领跑者。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工作中不喊“给我上”,而说“跟我来”;不说“我不行”,而说“我能干”的风气,在党员中逐步形成。

“能为”的底气。“能为”指的是工作能力。无论什么工作,能发现问题,就能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党员干部们都能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运用自身的能力,主动把集团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上。

“善为”的锐气。“善为”指的是方式方法。想干事是前提,但能够干成事却需要方法。集团公司的党员干部们,大都能以新思维、新方式、新作风去适应新常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走在前、干在先,真正用一言一行塑造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在难事面前不为难,在复杂形势中拨云见日,在困难重重中找到解决的路径和方法,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努力做出经得起检验的工作成绩。

新闻推荐

张孝成在煤化工园区项目建设推进会上强调 心无旁骛持续发力 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本报讯7月13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孝成主持召开煤化工园区项目建设推进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方,市委常委、潘集区委书记蔡宜骅,副市长董众兵等出席会议。会上,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