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体育花样多 这里的人们变着法“玩”

淮河早报 2017-07-05 12:29 大字

本报记者 李舒韵 李严

“老赵头干啥去?这么热的天,没事一起摸两把牌!”看着淮钢新村小区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平时爱打牌的退休职工李培和来了兴趣,打算邀上牌友赵建设玩上两局。“不了,老李,老伴在长江商贸文化广场上等我一起健身来,以后再说吧!”赵建设一边摆着手,一边朝广场走去,“咋都爱上健身了?现在组个牌局都找不够人了!”李培和嘟囔着嘴,也想到广场上凑个热闹。

市民“爱玩” 变着花样玩出彩

入夜,长江商贸文化广场灯火璀璨。逾千名市民在这里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有舞蹈、空竹、闪光风筝等精彩表演,有太极剑舒展大方的练习,有羽毛球爱好者前来“比拼”,还有跳拉丁舞健身的,也有小朋友到这里玩陀螺的,整个广场俨然一幅和谐欢乐的画卷。“怪不得现在都没人玩牌了,还是这里热闹!”正说着,李培和也溜进了广场舞的队伍中,跟着节拍舞了起来。其实,在谢家集,只要有空地的地方,总会被一群“爱玩”的大叔大妈们“占领着”,各种体育运动轮番上阵,大家变着法“玩”。

清晨,谢家集区全民健身中心,记者看到,新华村75岁的杨广利大爷来这里健身。老人精神抖擞,以前闲来没事,几个朋友便喜欢约打麻将。杨大爷表示,打麻将坐的时间长了就容易腰酸背痛,后来听说区全民健身中心向市民免费开放了,每天约上三五朋友早晨去锻炼,业余生活更丰富更健康了。在区文化馆,围棋、象棋、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等培训班,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的活动,给爱健身运动的群众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我刚参加完高考就到这里学习跆拳道了,我觉得对我的大学生活会很有益处!”李郭嘉自从高考结束后,体育健身运动便成为自己假期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小李今年18岁,是跆拳道训练中心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学员,而最小的队员才3岁。其教练告诉记者,这里每天都是满满的人,学员们都很认真,家长则在一旁观看,为孩子们加油鼓劲。

市民“想玩” 政府帮着找场地

有体育项目玩,还要有场地才行。近年来,谢家集区以向上争取、社会筹集、财政投入等方式不断改善体育基础设施条件,目前,6个乡镇综合文体站全部建成,89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全覆盖,建成3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4个街道社区体育俱乐部,12个全民健身苑。据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统计,全区体育场地设施数为657个,体育场地设施总面积为418128平方米。

同时,随着该区部分煤矿企业的减产与关停,原有的企业建筑逐渐被闲置。为了让闲置资源得到再次利用。前不久,经区文广体局多方积极沟通协凋,淮南矿业集团将位于该区的谢一矿职工活动中心和附属设施交由区政府管理,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共投入10余万元对活动中心进行了整修,购置了全新的健身设备,近100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设有羽毛球、乒乓球区和健身场馆,被改建为“谢家集区全民健身中心”,向社会开放,供群众免费使用。

市民“乐玩” 部门协会带着“玩”

记者了解到,该区文广体局大力支持、指导各单项体育协会、企业、社会体育组织等自办体育活动,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各方资源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积极参与健身。目前,全区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66人,晨晚练点团队67个,并且注册成立了武术、舞蹈、广场舞、空竹等6家体育协会。近几年来,各协会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掀起高潮,每逢节假日和传统节日,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比赛活动,营造了“日日有健身、月月有活动、常年不断线”的局面,成为谢家集区全民健身建设的一个缩影。

区文广体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谢家集区的体育赛事目前实现了全面升级,体育活动愈来愈多,级别越来越高。其中,今年上半年承办体育赛事就已达5场,高规格赛事的举办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体育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图片由谢家集区文广体局提供)

新闻推荐

强降水延后 闷热感来袭

本报讯(记者张雪峰)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21.4℃(上周二),最高气温32.6℃(上周一),一周降水36.4毫米。从节气上来看,目前正处在夏至到小暑的过渡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白天饱含着...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